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ICU重症患者80例,观察常规护理(参照组)与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对改善患者营养情况的差异,以及患者对不同护理措施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TRF(2.76±0.26)g/L、ALB(46.46±5.17)g/L、BMI(30.16±4.30)Kg/m2均高于参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支持护理应用在ICU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纳入总病例数为62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营养支持护理,n=31)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31),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状况等指标。结果:营养状况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比对照组具有更优的营养指标表现,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营养支持护理应用在ICU重症患者中,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生症发生状况并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可以推广。
简介:晕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而倒地,是护理工作中常见急症。晕厥的种类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约占全部晕厥的58%。VVS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表现为低血压和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但发作时可导致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对VVS的救治水平,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VVS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VVS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简要归纳。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Prismaflex CRRT系统使用Barkey血液加热器与AsahiKASEI血透机加热器在CRRT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06月-2021年06月入住我院ICU行CRR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CRRT治疗过程中加温方式分为Prismacomfort加热为对照组(62例)和AsahiKASEI血透机加热为观察组组(65例)。入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CRRT治疗模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体温,治疗1h后体温,比较两组患者体温变化的差异,及两组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体温下降分别为1.13±0.21℃和0.83±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低体温的发生率为14.2%和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rismacomfort加热和AsahiKASEI血透机加热相比,AsahiKASEI血透机加热方式降低了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社区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开展系统护理干预对其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接收的30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将所入选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为1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数据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服药依从性和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缩短,最终获得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运用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对慢性胃炎以及胃溃疡患者的护理管理治疗,增强患者认知度和自护能力,提高疾病治疗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1月-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个人资料划分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比观察组患者低P<0.05;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比观察组患者差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在肺结核患者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治疗中的效果较为明显,可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
简介: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最佳卧床时间。方法将6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1组和观察2组术后局部穿刺部位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分别卧床制动2h和4h;对照组术后常规局部沙袋压迫6-8h,制动12h。比较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平均动脉压、脉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局部血肿、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局部皮肤红斑、负性心理、排尿障碍、术侧肢体麻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2h平均动脉压、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患者术后4h、6h平均动脉压和脉搏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2组4h平均动脉压和脉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平均动脉压和脉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术后4h平均动脉压和脉搏低于观察2组(均P〈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在局部穿刺部位"8"字形绷带加压包扎的前提下,卧床时间2h和4h都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脑血管患者开展造影术治疗后采用护理干预后其尿潴留现象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共62例,随机将其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系统化护理等,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只有3.32%的尿滞留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的25.81%尿滞留发生率,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情绪评分也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SA全脑血管造影术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需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研究对象划分为有效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干预全程护理工作,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有效组患者进行干预,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抑郁评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计算指标显示,有效组低于常规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