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拉萨市汉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拉萨市汉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相应的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最高,给这些中学生带来的心理应激量也高于其它因子。学习压力因子给城区学生带来的影响显着地高于农牧区的学生。高二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它所有年级;高一学生在受惩罚因子上的应激量低于其它年级,他们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低于其它四个年级;普通师范学生受健康适应因子及丧失因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均高于其它年级,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是这部分群体最高.结论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因子;各因子所带来的应激量和年级有密切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所有辛伐他汀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筛选出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共有1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类型有肌无力、肝损害以及多尿等,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神经肌肉系统、皮肤系统和肝肾系统中。110例不良反应处方中,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5例,其中与大环内脂共用发生不良反应27例(60.00%)。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较高,临床上要根据用药人群、用药时间、剂量和药物配伍谨慎使用,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此次研究方式为回顾性分析,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抽取78例到此讨论中,统计所有病例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表现形式、使用药物种类、给药方式等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男性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比女性患者多,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为30岁~49岁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病人多,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不良反应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口服给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静脉给药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时,容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好发于中年人群及男性,造成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因素较多,临床治疗时应密切关注病人不良反应,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来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头孢类抗生素可导致不良反应,研究导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因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探究中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以及肾损伤、中枢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是83.33%(40/48)、58.33%(28/48)、58.33%(28/48);本组探究中引发不良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种类是8种,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是头孢曲松,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也是头孢曲松。结论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较为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尤其是头孢曲松药物,因此,临床治疗期间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时需要确保合理使用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防范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符合生育政策、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已孕夫妇30对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孕前没有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健康检查的已孕夫妇30对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妊娠结局,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缺陷儿,2例自然流产,1例死胎,对照组中出现3例缺陷儿,4例自然流产,3例死胎,观察组中不良妊娠结局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褪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7例,A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应用褪黑素,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各症状积分高于B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褪黑素联奥美拉唑;功能性消化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碘海醇不同注射速率致CTA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旨在探讨减少碘海醇应用时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统计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5168例使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行血管CT造影病例,其中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者216例,分析使用2.5ml/s和4.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造成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5168例病例中,使用4.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病例3325例,其中引起不良反应161例(发生率4.8%,占比74.5%),以2.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病例1843例,其中引起不良反应55例(发生率2.9%,占比25.5%),2.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4.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93,P=0.0014)。对比两种注射速率下不良反应的程度,2.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病例发生中到重度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4.5ml/s速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予以相应处理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快速注射碘海醇可导致CTA患者不良反应增多,但慢速注射碘海醇也不可完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无论注射速率的快慢,须在CTA检查前后对患者实施必要的预防和急救准备,从而防止不良反应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实施吗丁啉治疗,针对治疗组3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实施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常规组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42%)与治疗组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20.51%)不存在差异,P=0.82。结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实施莫沙必利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进行治疗的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0例患儿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了换血治疗,对照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胆红素水平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状态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的人员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59.31±3.28)分和(57.31±4.32)分,对照组两项指标分别为(50.39±3.41)分和(49.28±3.87)分,观察组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L-90评分因子中,躯体化、焦虑、抑郁以及强迫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依据给予患者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