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刘克庄(1187-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早年仕途坎坷,累遭贬黜,晚年渐次通显。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特授龙图阁学士。著《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有《四部丛刊》影抄本。刘克庄存诗约4500首,在宋代诗人中,数量仅次于陆游。他为诗初受同时代诗人"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的影响,学仿晚唐诗人贾岛、姚合,刻琢清丽;后感"四灵体""虽穷搜之功而不能掩其寒俭刻削之态",又转而推崇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陆游,将他们比作当代之李白与杜甫(《后村诗话》)。他批评当时盛行的"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失之腐";也指斥晚唐诗"捐书以为诗,失之野"(《韩隐居诗序》)。他爱好"江西诗派"后期代表人物、南北宋之交以忧时伤国为主题,颇多感愤沉郁之音的陈与义诗;在晚年的诗歌创作中,亦不乏杨万里"诚斋体"之活脱风韵。他的《南岳稿》虽被杭州书商陈起刻入《江湖诗集》,并被誉为"江湖诗人",但却厌恶"江湖诗派"

  • 标签: 刘克庄 辛派词人 江西诗派 后村词 杨万里 南宋后期
  • 简介:从奥兰多·帕特森的种族定义入手,探讨加尔各答客家人种族认同的构成,就加尔各答客家人而言,有三个因素对确立和维持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即国家和民族政治、不同种族从事不同职业的分层制经济和东道国以“洁”与“不洁”之间的象征性对立为基础的宗教制度。种族、种姓、语言和宗教是维持种族认同的几个重要因素。种族认同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由于职业、教育和政治环境迥然不同,客家人其认同轨道会截然不同。

  • 标签: 华侨华人 印度华人 印度 加尔各答 客家人 种族认同
  • 简介:马来西亚槟城海珠屿大伯公信仰,实源于当地华人敬重领导大众开拓邻近地区的会党先贤,慎终追远、崇功报德,以后凡事归功大伯公英灵冥冥中庇佑。到19世纪中叶,当地华人虽因矿区经济等等利害关系发生争执,但分裂各方,尤其是来自闽广客家府县的先民,即使互相血战,依然在照顾共同信仰出钱出力,由此不放弃未来和解机会。等到庙产主权经历长期变化,在19世纪末落入嘉应、惠州、增龙(增城与龙门)、大埔、永定五属共管,以客家人为主的五属同仁一方面根据三位大伯公的客家原籍,以尊神作为曾经分裂对抗的五属建立客家认同的象征,另一方面回归到尊神带领先民开拓南洋的民族先驱意象,强调信仰大伯公的客家精神是以回归与服务整个民族为主轴。

  • 标签: 客家 土地公 大伯公 民族意识
  • 简介:文章通过三首台湾乡愁诗的赏析,展现了自五十年代以来风靡于台湾的、在台湾与大陆隔离的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乡愁文学”,表现了当时台湾诗人回归祖国的“归属感”、思归不得的“幻灭感”和对祖国母亲可望而不可及的“遗弃感”。反应了诗人们强烈的渴望祖国统一,两岸团圆的情感。

  • 标签: 台湾 乡愁诗 赏析
  • 简介:8月的青海,雪山静谧,大湖扬波。8月的青海,激情飞扬,歌舞升平。就在青藏高原上的各族人民喜气洋洋地沉浸在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国际性节日所带来的欢乐中时,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又风度翩翩地向我们走来!

  • 标签: 青海湖 国际性 诗歌节 诗人 青藏高原
  • 简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勤奋好学、崇文重教、勤俭诚信、团结协作"等等的优良传统,对闽粤赣边区的客家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传承和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历史篇章。

  • 标签: 优良传统 客家 中华民族 传承
  • 简介: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家族制度的研究已有多方面的成果,这些研究着重探讨家族制度与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往对家族制度文化的研究基本上是站在父权制的立场上进行的,长期以来,女性在家族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女性自己的声音被普遍忽视.文章采用了女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在获得的田野资料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社会性别的角度切入家族这一社会组织民俗中,通过对桂东南一个客家家族的个案分析,探讨家族祭祀制度与女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家族祭祀体系中女性祖先的地位与男性祖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决定了血缘女性宗亲不可能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

  • 标签: 家族 祭祀制度 女性
  • 简介:成都市北城改造的区域很多是客家人的聚集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帮助他们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意义深远。借鉴其他城市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经验,结合成都市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打造西部特色的客家文化产业,将是成都北城改造的又一大亮点。

  • 标签: 北城改造 客家 文化产业
  • 简介:3月21日下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许嘉璐说:“客家文化是以古代中原文化为主,融合了当地各个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内涵,也就是伦理观、价值观,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特色,因此,客家人犹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神,在当前,要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中华古代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形,

  • 标签: 客家文化 高峰论坛 海峡两岸 许嘉璐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华民族文化
  • 简介:关于中国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传统的观点是:在以男性为核心男尊女卑传统社会中,妇女是不能登堂人室的.作者近来在粤东梅县进行民俗考察时,从民间收集到大量有关产权变更、书简或婚书等古文书,细读这批文书,审视女性的社会地位,可以看出,梅县妇女在传统宗族社会中具有不俗的尊长地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当与地方生态环境有关.

  • 标签: 男尊女卑 客家 传统社会 文书 产权
  • 简介:拥有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以自己的努力奉献社会的人生,是最美丽的人生。创造历史的是人,创造人间奇迹的也是人,决定社会科学发展的最终还是人。所以要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俗话说:人各有志,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追求。有人爱权势,对地位的升迁患得患失;有人嗜财如命,对金钱的得失耿耿于怀;有人爱灯红酒绿、美女咖啡、门庭若市的热闹,而有人却钟情孤舟独钓的清寂……不过,

  • 标签: 德美 有人爱 孤舟 千人 中国当代小说 修志
  • 简介:论文通过查阅典藏在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的档案文献和田野调查,梳理和分析了在马来亚以洗琉琅为生的中国客家女性,在1929年至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其中包括支柱的工作型态及女性对于家庭经济的重要性。认为虽然琉琅业从15世纪就开始出现于史册中,但琉琅工作者的身影,却在20世纪之后才在马来亚官方史料中出现。从事体力劳动的华人琉琅女在马来亚工作,把钱寄给中国的家人;她们的经济生产所得未嫁前归原生家庭,出嫁后则归夫家。这是以华人女性尤其是客家女性为主的年代,琉琅女是女性经济独立的前驱者。

  • 标签: 马来亚 客家研究 琉琅女 经济大萧条
  • 简介:客家族谱馆内一份份展示闽台姓氏渊源的展品前,台胞张先生找到了自己的姓氏族谱,他激动地说,在台湾尚没有如此详尽、详实的客家族谱,少数族谱也仅仅是私人收藏,上杭真是客家台胞一圆寻亲梦的地方……

  • 标签: 闽西客家 台湾地区 客家族谱 情缘 故乡 海峡
  • 简介:我去采访刘祖慈,心中多少有些顾虑:这位名闻遐迩的诗坛宿将和我这不懂诗的人谈得来吗?然而,一见面,诗人散淡随和的风度、爽直豁达的谈吐立即冰释了我的疑虑。“临窗一壶苦茶/三冲之后/便淡如知己/……下午四时正是啖一碗素面的年纪”,这是诗人1990年寄赠著名作家忆明珠的诗句,却这般恰切地写照了我们的交谈:

  • 标签: 诗人 诗坛 作家 知己 豁达 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