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抬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2例AMI者,根据溶栓后有无ST抬高分为ST抬高组(A组)和未再抬高组(B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住院期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充血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血管再通率较B组低,A组CK峰值较B组高,而其LVEF低于B组(P〈0.05);A组充血性心衰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溶栓治疗后ST抬高者血管再通率低,易并发充血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较无ST抬高者临床预后差。

  • 标签: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ST段再抬高
  • 简介: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临床症状,对改善缺血性ST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NSTEMI安全有效。

  • 标签: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07-2015.07期间进行介入治疗的74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计算机取样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37例患者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37例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同时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作为试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ST回落及血流情况。结果心肌梗死溶栓(英简TIMI)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流3级比率91.89%(34/3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7.57%(25/3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能有效促进疗效的提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继续推广、应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摘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于黑龙江省红兴隆中心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患者共58例,以单纯行PCI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同手术期大出血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术中术后血流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行直接PCI前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 急性心肌梗死(A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结果:通过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统计秀尔意义(P<0.05)。通过将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率进行对比,在血小板聚集率方面,观察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统计秀尔意义(P<0.05);在血小板水平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分级对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STEMI)患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STEMI患者225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形态进行心肌缺血分级并分组:Ⅱ级缺血组135例,Ⅲ级缺血组90例.两组患者在发病12h内均行溶栓治疗,观察心电图ST变化及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Ⅲ级缺血组人院时ST抬高幅度(ΣST)大于Ⅱ级缺血组[(0.84±0.57)mV比(0.44±0.35)mV],溶栓后2hΣST仍大于Ⅱ级缺血组[(0.50±0.23)mV比(0.11±0.06)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级缺血组溶栓后2hST回降≥50%的比例低于Ⅱ级缺血组[56.7%(51/90)比83.7%(11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级缺血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峰值高于Ⅱ级缺血组[(363±105)U/L比(212±9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级缺血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8.9%(17/90),高于Ⅱ级缺血组的11.1%(15/1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时ΣST、Ⅲ级缺血是急性STEMI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素,而Ⅲ级缺血的预测意义最强(OR=0.185,P=0.000).结论急性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呈Ⅲ级缺血,溶栓后易出现ST回降不良,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心性 缺血 心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的疗效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进行住院医治的100例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治疗外,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更好,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青年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采用冠脉无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青年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纳入研究课题。收治患者后,均应及时接受急诊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还需开展球囊扩张、血栓抽吸等治疗。将残余狭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07月~2017年07月我院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過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5例,研究组在常规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左旋精氨酸予以进一步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77.14%的总有效率,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疗效优良,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 左旋精氨酸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STEMI)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心电图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hs-cTnⅠ)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心电图将120例STEMI患者分为Ⅲ级缺血组(QRS波终末变形)81例(67.5%)和Ⅱ级缺血组(QRS波终末不变形)39例(32.5%),两组均行冠脉造影及hs-cTnⅠ检测。比较两组冠脉血管病变发生情况与血清hs-cTnⅠ的关系。结果(1)Ⅲ级缺血组中男68例(83.95%),女13例(16.05%);Ⅱ级缺血组中男27例(69.23%),女12例(30.77%),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Ⅲ级缺血组患者左前降支病变发生率高于Ⅱ级缺血组(P〈0.05),Ⅱ级缺血组患者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高于Ⅲ级缺血组(P〈0.001);(3)两组血清hs-cTnⅠ测定为偏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P〈0.006);(4)Ⅱ级缺血组hs-cTnⅠ浓度低于Ⅲ级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hs-cTnⅠ浓度有关。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高敏肌钙蛋白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接受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之后对其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94例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接受优化之前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接受优化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除18导联心电图报告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所需时间与D2B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可以给其实施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显著缩短各项报告所需的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所需时间与D2B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胸痛中心 护理质量管理 急性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救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HADS2评分对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CCU病房行静脉溶栓治疗的170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溶栓效果分为溶栓成功组118例和溶栓失败组52例,计算CHADS2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结果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CHADS2评分对溶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溶栓成功组比较,溶栓失败组患者的CHADS2评分更高、心功能更差、基础疾病更多(均为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ADS2评分是急性STEMI患者静脉溶栓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35,95%CI:1.237~3.027,P=0.00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HADS2评分≥2分预测溶栓失败的效果较好,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38%和71.19%(AUC=0.766,95%CI:0.694~0.838,P<0.001)。结论CHADS2评分≥2分对急性STE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失败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CHADS2评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在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STEMI患者72例,入院后均行急诊PCI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处方,观察组予常规药物处方联合运动康复处方。6个月后门诊随访,比较两组的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超声心动图、6 min步行试验(6MWT)等指标。探讨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出院前相比,出院6月后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减小(P<0.05),LVEF均增加(P<0.05),NGAL和NT-proBNP水平降低(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在出院6月后,观察组的LVEF和6MWT均大于对照组,LVEDD、NGAL和NT-proBNP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康复(OR=10.658,95%CI:1.250~90.886)、LVEDD(OR=0.766,95%CI:0.634~0.925)、NGAL(OR=0.962,95%CI:0.937~0.988)、NT-proBNP(OR=0.997,95%CI:0.994~1.000)、梗死相关动脉为前降支(OR=3.994,95%CI:1.288~12.390)与LVEF具有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开展运动康复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运动康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冠心病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STEMI)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早发STEM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结果,对早发STEMI(男性<55岁,女性<65岁,124例,男94例、女30例)和晚发STEMI患者(278例,男214例、女64例)传统及非传统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早发STEMI组体质量指数、肥胖、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于晚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7、χ2=3.987、11.355,均P<0.05),高血压病史比例低于晚发组(χ2=7.277,P<0.05);早发STEMI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高于晚发STEMI组(t=4.796、4.170、5.210、4.900、3.239,均P<0.05),HDL-C、Hcy低于晚发STEMI组(t=3.369、Z=3.271,均P<0.05);早发STEMI组长病变比例低于晚发组,支架植入数量、支架直径与晚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t=2.534、Z=2.00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2.174,95% CI 1.123~4.209)、TG(OR=1.476,95% CI 1.161~1.877)、UA(OR=1.005,95%CI 1.002~1.007)、冠心病家族史(OR=6.102,95% CI 2.859~13.030),均是早发STEMI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HDL(OR=0.27,95%CI 0.099~0.734,P<0.05)是早发STEMI保护因素。结论LDL-C、TG、UA、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STEMI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早发STEMI发病呈现年龄更加年轻化,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化趋势,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积极纠正可逆的危险因素,做好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 标签: 早发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早期介入和保守治疗的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86例,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将86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43例以及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介入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小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E)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的治疗效率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介入 保守治疗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 静脉溶栓运用于早期急性 ST抬高型心梗死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急性 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 80 例 ,采取科学数字抽选的分组方法,组别名称: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均各 39 例,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 静脉溶栓治疗 。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成功再通率为 75.00% ,对照组的患者成功再通率为 1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静脉溶栓运用于早期急性 ST抬高型心梗死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非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15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静脉注射48小时,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静脉注射24小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的计数和聚集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死亡率和出血事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非介入治疗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心肌梗死后的左室射血功能,降低了血小板的集聚率,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非介入治疗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 盐酸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溶栓药物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溶栓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溶栓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7.3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CRP平均变化情况与TNF平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溶栓药物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梗死的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舒通胶囊 瑞替普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溶栓药物治疗急性 ST抬高型心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 ST抬高型心梗死患者 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溶栓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溶栓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 97.3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 CRP平均变化情况与 TNF平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溶栓药物治疗急性 ST抬高型心梗死的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舒通胶囊 瑞替普酶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