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动脉穿刺脑血管数字造影(DSA)术后术侧肢体解除制动的最佳时机.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20例,本组患者均给予经皮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以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h、保持绝对卧床24h,观察组患者则在术侧肢体制动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1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0.5%,对照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33.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动脉穿刺脑血管DSA患者于术后6h解除术侧肢体制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不适症状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经皮动脉穿刺全脑血管数字造影;术侧肢体;解除制动;时机;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0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198例经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患者,在患者治疗完毕后,观察患者是否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获取患者的详细病案信息,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9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0.1%。相关因素为:65岁及以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强化抗凝治疗与加压止血。结论:经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应明确相关因素,及时做好护理工作,从而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经股动脉介入 外周血管 并发症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的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对回顾性调查120例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对照组)术后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设计风险评估观察表,对12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风险评估、护士规范化专业培训,个体化健康指导及改进护理用具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前瞻性干预,观察两组间血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肿发生率2.5%(3/120)较对照组18.3%(22/12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P<0.001),血肿主要原因改善率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赖,保证了医疗安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股动脉血肿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发生非计划性撤除弹力绷带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二病区经动脉穿刺行DSA检查的1 051例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非计划性撤除弹力绷带分为对照组(943例)和观察组(10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介入术后常规护理,静卧24 h撤除弹力绷带;观察组术后卧床未达到24 h即撤除绷带,原因包括术后患者强烈要求入厕排便、病情需要外出检查、皮肤过敏严重、患者依从性差、穿刺侧肢体随意活动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穿刺处渗血、淤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处渗血、淤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腰背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穿刺行DSA检查术后卧床未达到24 h撤除弹力绷带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增加患者舒适度。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撤除绷带 介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通过检测血管的收缩期最大管径(Ds)、舒张期最小管径(Dd)、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p)、弹性指标参数(β)和顺应性(Ac)、脉搏波放入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递速度(PWVβ)等七项参数变化,来分析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间各参数值经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发现Ds-Dd和AI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间差别无意义;Ep、PWVβ和β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动脉测值高于正常人;Ac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动脉测值低于正常人。结论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 早期股动脉弹性 检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与斑块旋切治疗下肢动脉短段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符合泛大西洋协会指南(TASC)Ⅱ分型为A、B型动脉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两组纳入研究,支架置入组50例(50条动脉)和斑块旋切组50例(50条动脉),Rutherford分级3~5级。通过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首次手术费用、通畅率、术后踝肱指数(ABI)、保肢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支架置入组与斑块旋切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和86%(P>0.05)。术后ABI分别为0.82±0.19和0.80±0.27(P>0.05)。首次手术费[(34 820±1 051)元比(45 635±1 358)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98.0%比98.0%)、1年(89.8%比85.7%)及2年(73.5%比68.8%)一期累积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二期累积通畅率(81.6%比7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肢率(97.9%比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和斑块旋切治疗TASC A、B型动脉病变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跛行 股浅动脉 支架 斑块旋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因素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需经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结果显示,经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因素有年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强化抗凝患者,互相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 外周血管并发症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动脉穿刺法(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拔除动脉鞘管时,通常用手压迫止血,不仅费时费体力,而且有时效果还不确切。我们改用一次性20ml塑料注射器压迫穿刺部位止血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股动脉穿刺 压迫止血 塑料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双侧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该病患者4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治疗的治疗结果。结果联合组的20例产妇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等临床数据明显低于常规组,对两组产妇长达6个月的术后随访,联合组的产妇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双侧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 临床探讨
  • 简介:2009年11月-2010年1月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动脉长段硬化闭塞患者26例共30条患肢,病变长度10.3~22.8cm,平均15.89cm,主要症状为静息痛,合并溃疡或趾端坏疽者15例。本组30条患肢均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动脉闭塞段单纯球囊扩张6条,球囊扩张支架植入21条,术中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导致介入失败3条。动脉闭塞段介入技术成功率86.7%,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溃疡面积减小,围手术期截肢1例,截肢率3.3%。腔内介入治疗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介入治疗 置管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实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经动脉介入诊疗的病人进行入组调研,本次调研共纳入94例病人。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7例病人。将2组分别命名为常规护理组,预防性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组对病人实施预防性护理。总结与探究2组护理结果。结果:(1)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预防性护理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值<0.05)。(2)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4%,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P值<0.05)。经统计诱发与引起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强化抗凝。结论:经动脉介入诊疗治疗中,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和糖尿病、高血压、强化抗凝有直接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配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实施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标签: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 外周血管 并发症 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TA+Stent对-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将97例-腘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C型)患者随机分旁路组和介入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半月ABI状况显著升高(P<0.01),术后半年、术后1年、术后2年开始下降(P<0.01),两组间在术后半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术后2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半月Doppler通畅率状况显著升高(P<0.01),术后半年、术后1年、术后2年开始下降(P<0.01),两组间在术后1年、术后2年Doppler通畅率状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近期疗效相同,PTA+Stent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人工血管旁路术中远期通畅率高,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具体术式.关键词血管腔内介入术;人工血管旁路术;-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踝肱指数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PTA+Stentoffemoralpoplitealarteryocclusivedisease,clinicalsymptomsandsignstoimprovethesituationinthelong-termcurativeeffect.Methods97patientswithfemoralpoplitealarterioscleroticocclusion(TASCCtype)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bypassgroupandinterventiongroup,observetwogroupsofclinicalsymptomsimprovementandhospitalizationtime.ResultstheABIstatusofthetwogroupswassignificantlyhigher(P<0.01),thefirsthalfofthe1yearsaftersurgery,yearsaftertheoperationand2yearsaftertheoperation(P<0.01),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inthe1year,yearsafteroperationand2yearsafteroperation(P<0.01);Inthetwogroups,thepatencyrateofDopplerwassignificantlyhigher(P<0.01),andthefirsthalfofthe1year,yearsafteroperationand2yearafteroperation(P<0.01),Betweenthetwogroupsafter1years,after2yearsofDopplerpatencyrateh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twosurgicalmethodswerethesameinthenearfuture,therecoverytimeofPTA+StentKweaysfwaosrtdasndthecomplicationswerefew.Thelong-termpatencyrateofartificialbloodvesselbypasswashigh.endovascularintervention;artificialvascularbypass;femoralpoplitealarteryocclusivedisease;anklebrachialindex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0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经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规范化介入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76例在我院经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介入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可构成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可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规范化介入护理应用在经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可以降低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更为满意,可推广。

  • 标签: 规范化介入护理 经股动脉入路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应用规范化介入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1-2023.12这一时间段接收的经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规范化介入护理模式,结合临床治疗时间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在院居住时间均比对照组用时短(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应用规范化介入护理模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快速治疗恢复出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规范化介入护理模式 经股动脉入路行经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经桡动脉入路和经动脉入路对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需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实施经桡动脉入路造影),对照组(60例,实施经动脉入路造影),对比分析两组方案的效果与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方案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也更低,排尿困难的现象出现得比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压迫止血时间与穿刺肢体制动时间均相较于对照组更短,舒适度更高,数据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践中经桡动脉入路比经动脉入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更有效率,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恢复速度,确保患者术中各指标达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在相关治疗中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针对人工查找和筛选超限货物最短运输径路时存在漏选最优径路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超限货物最短运输径路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程序流程图,利用Visualc”语言实现了该算法。通过算例验证,该程序可供铁路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在全国路网内为超限货物迅速选择一条安全、畅通的最优径路

  • 标签: 铁路运输 超限货物 最短径路 查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