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26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入细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差错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管理,全面提升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我院从2020年1月开始,全面调整了新生儿科的护理管理模式,特别是对新生儿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进行强化管理。成立了护士长领导下的强化管理小组,创建了专门监测医院感染的档案,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强化医护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及防控能力,将手卫生制度落实到位,开展好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及环境管理工作。以2020年1月为分割点,2019年为强化管理前,2020年为强化管理后,分析强化管理前后,我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的开展情况,对比医院感染在强化管理前后的发生率。结果: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在强化管理前后的发生率分别为0.19%、0.35%,强化管理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强化管理后,对比新生儿科手卫生管理评分、医疗器械管理评分、环境管理评分等,均高于强化管理之前,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全面生了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0例在医院儿科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将其作为对比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选取50例在医院儿科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13月,将其作为研究组,在对比组传统带教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制定新型的带教模式。分析两组最终带教结果。结果:研究组实习生专业技能、理论考核评分包括专业操作、理论知识、沟通技巧、工作态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带教中影响带教的因素较多,学校、医院以及带教老师与学生自身而带来的影响因素,从发现问题角度去寻找并制定相应对策,可提升带教满意度,提高带教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科实行细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探讨与分析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7月未开展细节管理前,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5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22年1~5月开展细节管理后,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60例新生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日常护理,干预组在细节管理下进行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身份识别失误率、家属投诉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身份识别失误率、家属投诉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细节管理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显著减少,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说明细节管理是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在儿童专科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常规输液安全管理为依据,开展输液安全督导,提高医院输液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前、安全管理后,对科室骨干护理人员进行了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抽样调查,并按照统一的质控标准,对5名儿童进行静脉输液和导管的维护质量进行随机抽查,统计分析静脉输液现状并找出安全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更新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制订训练方案,实施三级静疗质量控制,并定期进行专项检查;针对重复发生的问题,制定并执行质量改进计划。结果: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得分(88.02±4.28)分、(93.90±1.99)分,与安全管理前考核得分(76.48±6.48)分、(89.20±2.54)分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儿科急诊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儿科急诊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观察组儿科急诊患者采用PDCA循环急诊护理管理。结果:PDCA循环急诊护理管理下儿科急诊患者服务态度、文书书写、护理执行、环境卫生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2.14±1.70(分)、95.43±1.08(分)、97.14±0.96(分)、90.23±2.35(分),高于常规急诊护理管理的86.31±2.85(分)、89.20±2.36(分)、92.56±2.10(分)、85.42±4.60(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PDCA循环急诊护理管理下儿科急诊患者药液外渗、输液相关事件、护理纠纷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常规急诊护理管理的16.67%,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急诊护理,因此PDCA循环急诊护理管理方法更具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科呼吸内科患儿气道管理的护理技术,评估其在提高气道通畅性和减少呼吸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气道管理的儿科呼吸内科患儿共计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新型气道管理护理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技术。比较两组在气道通畅性、呼吸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气道通畅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实验组10%,对照组25%,P<0.05),患儿及家长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实验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满意度为75%,P<0.05)。结论:新型气道管理护理技术在儿科呼吸内科患儿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气道通畅性,减少呼吸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建议在儿科呼吸内科患儿气道管理中广泛采用这一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1月~12月这一时间段来我院儿科求治的64例静脉输液患儿,以1月~6月作为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以7月~12月作为观察组(32例),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静脉输液的作用影响。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儿(96.88%)的输液依从性较对照组(68.75%)可观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3.13%)的静脉输液中危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15.63%)可观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3.13%)的静脉输液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28.13%)可观降低,(P<0.05)。观察组(96.88%)的输液满意度较对照组(65.63%)可观提高,(P<0.05)。 结论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行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减少静脉输液危险和不良事件发生,提高输液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儿童哮喘的干预,探索儿童哮喘的防治对策,并评估其疗效,为改善儿童的生存质量、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儿童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等综合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发作频度和肺功能变化,评价治疗的疗效。并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了解儿童及其家庭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在综合治疗后,儿童的哮喘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其发作次数也有了明显的下降。肺功能指标如FEV1和 PEF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另外,儿童和家庭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也很高。结论:小儿哮喘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结论: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儿童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在此基础上,本课题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为儿童哮喘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此外,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增强患者及其家庭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改善儿童的疗效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