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等节奏作为中世纪晚期音乐的重要创作技术,不仅凸显了音乐形式的自足性意蕴,而且还渗透了中世纪作曲家音乐创作的"智性"建构思维。在音乐历史的认识上,等节奏一直被视为14世纪"新艺术"时期的新创作技术而由学界普遍接受。然而,从历史的维度考量,笔者却发现,经过12世纪末节奏模式之重复形态的铺垫,早在"前弗朗科"的实践阶段,等节奏的形态就已初具规模,其中尤以法国蒙彼利埃抄本中的经文歌为主要代表。这些作品中旋律与自由节奏的固定反复,已然具有了等节奏技术的样态。最终,法国作曲家维特里的经文歌创作,奠定了14世纪"新艺术"等节奏技术的结构范式。以此,基于等节奏技术的形成过程,欧洲艺术音乐创作中的逻辑结构思维以及独创性才渐至凸显出来。
简介: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重要墓葬遗迹。其墓室内绘制有100多平方米的壁画,壁画内容丰富、气势宏伟,为我国汉代绘画艺术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同时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在形成和创造中,蕴含着一套复杂且多元化的丧葬观念思想,其中包含了先秦两汉的灵魂不朽观念,道家学说和神仙信仰,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等思想,在吸收和借鉴各种观念之上最终构成了墓室壁画的精神内核。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东汉地主阶级的奢侈享乐生活。内容有宣扬儒家文化的经史故事,墓主人生前的仕途经历、奢华生活和墓主庄园的各种劳作场景,全部壁画形成了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充分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简介:亞儺性質的社火與賽戲源起於“春祈秋報”。“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名稱,“火”則是古人爲了驅除邪魅和消滅蟲害而進行的火燎。賽戲原爲“塞戲”,“塞”有相博取勝意。“賽戲”則意爲許多村莊爲酬神娱神,競相向神獻演劇目,以争得神祇更多的佑護。社火賽戲的思想基礎是儒佛道,而受道教影響最深。在賽社中,“雩祭”求雨的功利目的最爲明確,對神的期望也特别迫切。社火的主要形式有走社火、馬社火、血社火、駡社火等。儘管不同地區的社祭形式和内容各有特色,但總的來説,都是按照請神迎神、敬神祀神、酬神娱神、求神送神的儀程來進行。賽社中的戲曲表演可分類爲隊戲、雜劇、院本。一些地方的賽社表演者是樂户,他們是歷朝歷代因罪而被貶爲賤民的後代,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爲求生存,以操持紅白之事與賽社爲生。但就大多數舉行賽社活動的鄉村而言,進行祭神演出的大多還是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