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也是最现实的社会关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社会转型期,涉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的矛盾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劳资冲突表现出来。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五年的情况看,在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其冲突形态呈现出若干新的特点:一是总量大,增长快。劳资冲突正在进入易发期和多发期,劳动争议纠纷呈现高位运行和持续增长态势。一些涉及群体性劳动关系的问题溢出企业,凸现在社会层面。二是触点多,燃点低。引发劳动关系纠纷的原因方方面面,同一争议纠纷中往往集合多项主张,反映出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综合性及日益复杂化的趋势。三是外因多,处置难。劳动关系运行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社会等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两难性问题明显增多。譬如,如何处理在周期性市场经济波动下用工需求不稳定与稳定劳动关系立法宗旨的矛盾;如何处理用人单位小型化、多样化趋势与劳动立法规定统一性的矛盾,等等。
简介:科学理论的基本价值在于向人们提供关于客观事实的界说和解释,引导人们获得对客观事实及其联系的正确认识。科学理论指导是进行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开展包括历史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没有理论,不能构成史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因为,史学决不限于记录人类的历史活动,而要对人类社会运动过程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因此,理论指导和理论思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就党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中共党史研究而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尤其应当把解决理论指导和理论思维问题放在首位。
简介:国际法虽为天下之公器,但无往不具有民族文化之特征。国家的立场与理论是国际法良性发展的基础。当代世界国际法组织化、宪政化的客观趋势使得展示中国国际法理论具有可能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逐渐提高、在政治经济上的影响逐渐加强,导致了对于国际法话语权和理论的需求,而这与国际法中国理论的实际欠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鉴于中国通过国际法律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并且通过学术积累初步形成了自身研究的根基,所以有可能通过理论界的自觉努力,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界的制度性沟通而构建中国国际法的特色理论、形成中国国际法实践的鲜明立场;与此同时,需要在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制度设计、行为方式、语言的国际沟通、系统互动等各方面为形成中国国际理论进行努力。
简介:近年来,大家对中国梦谈论的比较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201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作了重要的阐述。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简介:代表是政治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汉娜.皮特金的经典著作《代表的概念》问世以来,西方很多学者们加入到对代表的本质和内涵的争论中。皮特金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将代表分为两个维度、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代表概念的理解主要包含三个要素:以选区为基础的授权、责任以及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同时,由于边缘少数群体对传统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代表制的不满,很多学者开始集中关注非地域性的群体代表制;但是上述几种研究方式都是以议会为中心来考察代表,无法把握现实中存在着的议会领域之外的代表形式,为了统合现实中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代表现象,安德鲁.雷菲尔德试图作出一种一般化代表理论的尝试。为了更好地理解代表,建议应该对代表在不同领域或层次的内涵,做分类处理。这样既能体现出代表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又能分门别类地研究不同领域或层次中的代表,不致于发生领域的混淆或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