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国内外旅游学家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乡村居民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在乡村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次调研项目以广州从化莲麻村为例,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居民感知价值视角,分为经济、思想文化、环境三个维度探讨了莲麻村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建设的感知及验证感知价值对居民参与旅游建设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莲麻村居民对旅游建设有经济水平得到提高、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等正向感知价值,同时也有经济收入两极分化、噪音污染破坏生活、因土地使用引起冲突等负向感知价值;(2)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建设普遍持支持态度,居民满意度与社区认同感在居民正负向感知价值与参与旅游建设意愿之间起着传导机制作用。最终从结论出发,提出消除居民负向感知价值和提升居民满意度和社区认同感的方法,从而提高居民参与美丽乡村旅游建设的意愿。
简介:摘要: 在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 2020 年底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整体性贫困问题。 目前贵州整体脱贫攻坚已经步入尾声,但在面对脱贫后如何能让原贫困乡村不返贫,如何开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贵州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贵州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笃山镇大坡村具有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镇设施配建不足的普遍性贫困村落的特点, 做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有一定代表性。 因此将安龙县笃山镇大坡村为例 , 探索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径和村庄规划在实施中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简介:摘 要:徐州市马庄香包非遗是一个中华文明,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智慧和人民群众精神的追求。徐州马庄村若想实施香包乡村振兴的战略,就必须继续传承和发展香包文明,通过建立香包文创社区,来走一条乡村经济文化繁荣之路。这正启示了我们,加强马庄村文旅社区建设,要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把徐州马庄村香包这个优秀的非遗和现代文明的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把文化保护传承与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相互地结合了起来,让非遗古风文创社区的现代化变得更加有根之魂,在新的时代下呈现出一个更加历史悠久的徐州马庄香包非遗的独特魅力和风采,从而促进徐州马村旅游事业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徐州马庄香包因文创社区带动旅游的发展而更好传承,旅游因徐州马庄香包的渗透而更有内涵,既发展了旅游业,又传承了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简介:[摘要] 随着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范围不断发展,特色田园乡村逐渐向资源一般、经济状况也一般的普通乡村过渡,如何通过一种节约经济的方式实现村庄更新和发展,成为新的议题。本文以南京江宁吴村为例,针对其缺乏区域联动性,缺乏带动,特色不明,定位不清,村庄建设有基础,公共服务不成体系,村庄田园空间零散,缺乏整合等问题,整合规划定位,明确主题,对吴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和拓展,与村庄的环境要素和历史文脉充分融合;以具有前瞻的整体谋划、微改造、轻介入手段为依托,与区域周边资源借势互动、错位发展;避免大拆大建,完善服务配套,传承地方文化,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简介:摘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村庄生态规划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村庄的重要内容,因此规划师要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坚定不移的推进村庄生态规划建设。本文以实际村庄规划项目为例,探讨生态规划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过程。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做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改善农村景观面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人居环境发展提升,打造一批田园观光类、民俗风情类、农业体验类、民宿度假类等特色鲜明的旅游名村和主题园区,把乡村美丽景观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重庆九龙坡英雄村项目为例,探讨构建美丽乡村新画卷的景观设计策略与实践,从项目背景及资料条件出发,研究美丽乡村的设计策略和规划方法,为重庆乡村设计和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简介:[摘要]易地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对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常德石门县M村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的生活调查,阐述易地搬迁社区居民在搬迁新社区后面临的困境。如心理不适应、就业难、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社区认同感低。应通过构建公共就业平台,提高安置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安置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力度;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打造安置社区居民利益共同体,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等方式实现其社区融入。
简介:摘要:“两山理论”以保护绿水青山为前提,为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提供理论基础,该理论在山区乡村的实践可助推山区乡村资源转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基于“两山理论”,并以罗田县燕窝湾村村庄产业规划为例,研究大别山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最终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