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引起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导致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将应用抗生素的1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对照组),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个体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过程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20例患者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74%(70/1220),经单因素检验10种变量指标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与患者性别,抗生素应用指征,给药途径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并按OR值的大小排序,患者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年龄,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多种类抗生素,侵袭性医疗操作,禁食与重病症。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高龄患者的用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减少或避免侵袭性医疗操作。

  • 标签: 抗生素 相关性腹泻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探求华法林常规剂量方案下抗凝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华法林3mgqdpo用药且超过5天未调整用药患者,分析华法林抗凝效果,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血液样本并检测患者VKORCl和CYP2C9基因型,统计分析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对华法林抗凝的作用与影响。结果52人(54.74%)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低于1.8,22人(23.16%)3mg方案下INR值大于2.5,仅有21人INR值落在1.8~2.5之间,达标率22.11%。分析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作用与影响,仅发现年龄因素与INR值相关。结论多数患者华法林常规剂量应用INR值未达标。未发现遗传因素在常规剂量患者中的影响,发现年龄与这类患者相关

  • 标签: 华法林 常规剂量 VKORC1 CYP2C9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了解接受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的妇女相关知识水平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57例接受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的妇女进行测评。结果人工流产妇女健康知识水平较低,与年龄、婚姻、孕产次、流产次数有关(P〈0.05),高学历妇女和低学历妇女有差别,而在职业差别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妇女保健知识水平较低,充实健康教育知识内容,教育方式多样化、专业化,有针对性地对实施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健康宣教,从而提高她们的健康知识水平。

  • 标签: 人工流产 相关因素 知识水平
  • 简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临床常见病,PNS经激素治疗8周后无效、抵抗、依赖或反复发作者统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其发生率占到PNS的30%~50%。RNS患者常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以终末期肾病告终,临床治疗棘手。RNS发病原因复杂,既往研究认为严重高脂血症、免疫紊乱、炎症介质等因素单独或共同参与RNS的发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些相关基因的改变参与了RNS的发病过程,主要集中在糖皮质激素(GC)及其受体(GR)相关基因、足细胞相关基因两方面。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基因研究进展 散发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间质纤维化 相关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周围炎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治疗肾周围炎选择抗生素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460例糖尿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肾周围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38例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患者中,感染大肠埃希菌20例(52.6%),感染肺炎克雷伯菌7例(18.4%),铜绿假单胞菌4例(10.5%),变形杆菌3例(7.9%),肠球菌2例(5.3%),其他菌2例(5.3%).对药敏试验呈阳性的药物有呋喃妥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结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达标有助于预防肾周感染,合并肾周感染的糖尿病患者早期选用有效抗感染治疗及病原学检查并给予胰岛素控制,可增加治愈率.

  • 标签: 糖尿病 危险因素 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的相关性.方法该院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共收治IgA肾病患者88例,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治疗的非IgA肾病患者92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清中及肾组织中的HBV感染进行检测.结果IgA肾病患者血清中及肾组织中的HBV感染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1);88例患者中A类中Ⅳ~Ⅴ级的患者、MsPGN+FSGS的发病率均高于B、C两类(P〈0.01).结论IgA肾病患者的HBV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HBV不仅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且伴HBV感染者的肾脏病变更为严重.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IGA肾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8月行PICC置管106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06例PICC置管患者在留置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2例,因发现早、处理早,最终导管通畅,顺利留置至治疗结束结论针对导管相关性的静脉血栓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是留置PICC导管的关键。

  • 标签: 导管 血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降低临床普外切口感染的发生,本文对普外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干预措施 进行简要分析。方法:选取本院 2019 年 8 月一 2020 年 8 月间普通外科进行 临床手术并产生切口感染的患者 100例,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两组病例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选取其中 50例采用抗生素治疗方式,作为观察组;选取其中 50例采用引流的治疗方法 ,作为对照组,对 感染数据进行跟踪调查和记录,进而对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干预方案进行探讨 。结果:经过对跟踪数据的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手术处理,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患者营养状况,切口引流操作以及其他侵入性操作均对普外切口感染成相关关系,且 使用抗生素等积极临床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切口治愈的时间,采用有效地预防感染措施以及对切口感染予以积极的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普外切口感染。结论:在普外切口的临床 治疗过程中,造成伤口感染的因素众多,且 选用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预防普外切口感染的发生,有效的治愈普外切口感染的情况。

  • 标签: 普外科患者 手术 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 干预方案
  • 简介:1例81岁女性患者因高血脂服用辛伐他汀40mg/d治疗1年,因胆结石加用单剂量熊去氧胆酸250mg。次日出现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尿色加深。第10天肌酸激酶(CK)12650U/L,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给予患者水化治疗、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及呋塞米治疗。期间CK最高达80539U/L,CK—MB/CK比值最高达7.4%。随后其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逐渐恢复正常出院。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胆系疾病与完整胃胆汁返流关系。方法对我院近4年胃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未进行过胃肠手术患者,根据有无胆系疾病分别统计胃胆汁返流发生率,并观察胆汁返流与胃炎关系。结果完整胃胆系疾病组合并胆汁返流的发生率(24.9%)明显高于无胆系疾病组(6.5%),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胆汁返流与胃炎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完整胃胆系疾病与胃胆汁返流及其相关胃炎关系密切,有胆系疾病史且临床有症状时可促胃肠蠕动和保护胃黏膜治疗。

  • 标签: 胆系痰病 胆汁返流 胆汁返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育龄期正常及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妇女备孕前1个月及孕后10周内子宫动脉血流(uterineartery,UtA)动力学系统相关指标的观察,了解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及孕10周内UtA动力学特点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既往无不良妊娠史的育龄期妇女250例及既往有3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史妇女168例进行月经周期的排卵后及孕10周内经阴道超声监测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S/D=收缩期峰值流速(S)/舒张末期流速(D)。阻力指数(RI)=S-D/S;记录各组的RI,S/D,对照统计各组子宫动脉RI、S/D值及妊娠丢失率的差异。结果1.孕前后或孕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者与正常者相比较,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差异(P<0.05)2.孕前后或孕后子宫动脉血流值异常者未治疗与治疗后孕10周内恢复正常者RI、S/D及妊娠丢失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SA患者孕前异常血流纠正后,孕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率降低及其孕后异常血流治疗恢复率升高,与孕前未纠正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孕早期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与妊娠结局有相关性。2.异常血流早期纠正,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3.RSA患者孕前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影响妊娠结局。

  • 标签: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早期妊娠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复发性流产 妊娠不良结局
  • 简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日益增多,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并给家庭、社会和政府带来极大负担。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己达1.67亿,到2030年将达到3.75亿,占总人口的25%。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促进老年疾病相关学科建设,培养人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学术交流 相关疾病 会议 中国 老年人口
  •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诱发因素,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本次一共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的主对象,分析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期间发生相关性感染的比例,进一步分析发生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并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确保后续血液透析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结果本次入选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一共8例,发生率为16.00%。主要因素包括导管留置时间因素2例(4.00%)、导管置入位置因素2例(4.00%)、置管操作因素2例(4.00%)、患者自身因素2例(4.00%)。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诱发因素诸多,需合理控制留置导管时间,合理掌握导管置入位置,合理选择导管类型,规范置管操作,加强患者医护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以此降低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整体治疗水平。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相关性感染 诱发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冠状动脉内再狭窄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VSMC增殖的病理作用、信号转导通路VSMC以及增殖的相关调控机制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以进一步认识VSMC增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细胞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 信号转导通路 生长因子 血管活性物质 细胞生长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术中静脉麻醉药是否与血糖变化相关联。方法 随机选取 50 例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记录年龄、体重、麻醉诱导药物用量,并进行麻醉诱导前( T0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 5min( T1 )、手术开始后 10min( T2 )、1h( T3 )、2h( T4 )、3h( T5 ) 血糖监测。 结果 术中各阶段患者血糖发生波动变化,T1 、T2 、T3 、T5 与前一次血糖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时咪达唑仑、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与 T1 血糖变化量呈现负相关性,分别在不同年龄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全麻术中静脉麻醉药物抑制血糖代谢,影响血糖变化。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给药剂量、甲状腺体积及其比值与^131I治疗Craves’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将^131I治疗6月后23例复发组和48例未复发组患者给药剂量、甲状腺体积及其比值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间给药剂量差异无显著性(P>0.5),甲状腺体积、给药剂量与甲状腺体积的比值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复发组组与未复发组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患者治疗前甲状腺重量、所给^131I剂量与甲状腺重量的比值是影响Craves’病治疗的重要因素,甲状腺重量越大,剂量的相对不足,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

  • 标签: 相关因素 ^131I 放射治 Graves’病 复发 甲亢
  • 简介:2型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医学界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近年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抗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后者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beta 细胞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神经科重症患者护理意外发生的相关因素与预防对策,为治疗神经科重症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0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神经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应用就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结果危险因素活动能力、吞咽能力、意识状态;实验组护理意外情况发生率为10.00%(6/60),对照组护理意外情况发生率为36.67%(22/60),实验组护理意外情况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科重症患者护理意外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活动能力、吞咽能力、意识状态等。

  • 标签: 神经科重症患者 护理意外发生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在重症监护室,随着呼吸机的广泛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现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VAP4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细菌分布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并探讨防治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培养 药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