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炎症性肠病营养评估及营养护理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炎症性肠病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营养护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和炎症性肠病的病情控制率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炎症性肠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病情的好转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医院感染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症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对在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的80名我院各个科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主要对医院感染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现状进行对照分析,即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组(HAI)与未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NHAI)进行对比,将本组随机性地分为两个小组,即HAI组与NHAI组。对这两个小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进行总结和对比。运用SDS以及SAS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分。结果医院感染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症状的检出比率,与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说,医院感染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症状是随着住院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升高的,但是院内感染患者组(HAI组)要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同时也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长。结论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患者的护理应该更加地注重院内感染的患者的护理,且要注重年龄大的患者的护理,积极加强患者心理干预,这是缓解医院感染患者的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及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学历肿瘤科护士对肿瘤护理在相关知识需求、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方面的认知现状;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不同学历注册的在职护士42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对肿瘤护理相关知识需求、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的认知在不同学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学历肿瘤专科护士对肿瘤护理的认知与第学历护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应该建立有效的专科护理模式,使更多高学历的护理人才进入肿瘤专科护理队伍。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现状,并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对456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8%的本科护生医护合作态度总分在46~60分之间。高考第一志愿为护理专业的护生在医护共同教育和合作、护理与治疗的对比、护士自主权三个维度得分以及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上均显著高于第一志愿为非护理专业的护生(P<0.05),不同年级的护生在护理与治疗的对比、护士自主权两个维度上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总体水平良好,年级和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是影响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主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掌握目前农村的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与传播情况,为制定各项的防治措施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并且要根据这些内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抽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的的各种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发病都呈现出不容乐观的趋势。结论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的提高农村地区医护人员的素质,增强农村地区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保证农村地区医生在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与长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机制,开展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的健康教育工作与健康促进活动。
简介:为了解宜宾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状及存在的差异,为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分层随机抽取宜宾学院在校一至四年级学生各100名,以无记名自填式问卷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防治艾滋病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部分全部正确比率为15.14%(58人),各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议在学校开设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把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成人患者经由口气管插管治疗过程中口腔护理的现状及问题。方法以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ICU内接受经口气管插管的成人患者3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同时选择该时期内ICU护士或者护士长1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患者口腔护理的一般开展情况。结果患者每日接受口腔护理频次多为2次(48.00%),其次是每日4次(13.00%)、每日3次(10.00%);口腔的护理方式多数均为擦拭与冲洗联合护理(51.33%),其次是单独擦拭(32.33%);口腔护理中多数均为单独应用生理盐水作为口腔护理液(32.33%),其次为生理盐水联合口泰64例(21.33%)、生理盐水联合氯已定53例(17.67%)、生理盐水联合碳酸氢钠47例(15.67%)、生理盐水联合过氧化氢39例(13.00%);14名ICU护士能够严格执行口腔护理操作标准者8名,占比57.14%。结论成人ICU经由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在方法、频次以及护理液的选择方面仍存在缺陷,亟待出台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口腔护理操作标准进一步规范口腔护理的操作规程。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等级医院只能的明确,县级医院承担医疗任务加重,对县级医院的治疗护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然而近年来县级医院护理人员流失逐年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发展,影响了患者治疗护理质量,笔者对近5年来全疆县级医院护士流失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护士服务流失提出对策,以适应目前新形势下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管理的要求。结果有效降低护士的离职数量,稳定护理队伍。结论作为护理管理者,只有主动关心护士的内心需求,了解并掌握护士离职的真正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降低护士的离职数量,稳定护理队伍,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县医院更好地在新医改环境下发展状大。???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实习前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现状。方法引用孙宏玉老师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问卷》对湖北医药学院2014级护理本科17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的行为频率总均分为(3.64±0.57)分,行为质量总均分为(3.48±0.52)分,其中应用护理程序和评判性思维得分较低。毕业后考研意愿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频率和行为质量得分均高于临床护理工作意愿和其他行业工作意愿护生。结论实习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处于中下等水平,要抓住临床实习的关键时期,加强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性别、科室、实习阶段的口腔医学实习生之间,以及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实习生之间的心理焦虑与工作压力现状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88名医学专业实习生,其中临床医学实习生157名,口腔医学实习生131名。记录其性别、科室与实习阶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工作压力测验量表评估其心理焦虑及工作压力现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比,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161,P>0.05;t=0.611,P>0.05)。口腔医学实习生中,不同性别的实习生之间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380,P>0.05;t=-0.150,P>0.05),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生之间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729,P>0.05;t=-0.257,P>0.05);而颌面外科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非外科组(t=2.018,P<0.05),工作压力测验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0.599,P>0.05)。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焦虑与工作压力现状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似。口腔医学实习生中,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实习生的心理焦虑状态值得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起病隐匿,进程缓慢,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正确、及时、有效的进行预防、治疗、护理对该病起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搜集、查阅大量国内外的文献和有关资料,对于DPN现状与护理的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通过中医的辩证施膳给予患者饮食治疗,能从根本控制血糖稳定,同时指导患者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并且辅助疏导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对于糖尿病这种终身伴随性疾病,DPN发生率很高,一旦发生将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在血糖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其他方面的护理,如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等,给予患者全面、正确的护理对DPN是极为重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并具甘肃地域特点的灾难护理培训体系。方法随机抽取9所三级甲等医院中435名护士,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及灾难护理教育培训调查表做问卷调查并进行专家咨询走访研究,根据问卷及专家咨询结果构建灾难护理培训体系;依据培训体系基本框架对其中150名护士中的试验组68人进行培训,对照组70人接受医院现行的常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心理适应能力量表及交流恐惧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35名护理人员中,交流恐惧低度者11人(2.5%)、中度者占278人(63.9%)、高度者146人(33.6%)。74.21%未接受过突发性灾难知识的培训;80.70%未接受过应急组织管理的培训;79.30%未接受过灾难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76.64%未接受过院外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82.67%未接受过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培训;构建灾难护理培训体系对实验组进行培训后做问卷调查,试验组组心理适应能力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基于胜任能力并结合甘肃省的现状,提出了灾难护理培训框架体系,探索和创建了符合我省地域特点的灾害护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