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液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血液科实习生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双向提问式、案例式、研讨式方案;对照组实施传统式教学,实习4周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优秀率、实习生带教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理论考核优秀率分别为92.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的技能操作优秀率分别为86.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实习生带教满意率分别为96.0%、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提高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实习生对临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更佳,值得临床教学中应用。
简介:摘要为了解我区小学生健康状况及疾病谱分布情况,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我们采用国家卫生部统一制作的体检表进行体检,共对9084名小学生进行体检,体重达均值以上占52.81%,身长达均值以上占48.40%,异常情况检出率为46.69%,其中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8.59%,龋齿检出率为11.20%,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为8.40%,沙眼检出率为2.50%,扁桃体肿大占2.20%,心律异常检出率为1.60%,心脏杂音检出率为0.70%,其他占1.50%。亭湖区小学生身高体重达均值以上比例符合正态分布,说明营养状况良好,而患病率以视力不良、龋齿、单纯性肥胖较高,是今后防治的重点。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调查广东省三类城市中小学生视觉环境及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关结论,有助于为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改善办学教育条件和促进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6个近视防控试点城市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收集到的数据采用Epidata3.0软件统一录入后,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秩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有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东胜区小学儿童屈光不正及其他眼部疾病的患病率。方法对总共1100名,年龄在7岁到12岁的小学儿童(其中男生570名,女生530名)进行屈光不正,色觉缺陷和其它眼部疾病的调查。对这些儿童进行视力,眼前节检查,色觉检查和眼底检查。结果396名儿童(36%)被发现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眼部异常。其中,屈光不正占29%、色觉缺陷占1.6%、斜视占2.5%、内眦赘皮占1.9%、上睑下垂占0.9%、倒睫占0.3%、霰粒肿占0.4%、沙眼占7.8%、过敏性结膜炎占4%、结膜痣及面部毛细血管瘤占0.1%、先天性白内障占0.2%。结论近视是小学儿童最常见的屈光不正。在小学入学时有眼科医生对儿童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和其它眼部疾病,有利于早期治疗并减少视功能的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中小学生肠道疾病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选取我县4所中小学校9个年级组36个班级的144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法对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记录学生肠道感染率。结果经过调查,在1440名学生中,出现肠道寄生虫感染共4种,其中蛔虫感染率为0.97%、钩虫感染率为0.72%、鞭虫感染率为0.65%、蛲虫感染率为0.41%,各寄生虫感染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男学生感染率为2.73%,女学生感染率为2.66%,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统计分析,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13%,中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85%,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多重感染,轻度感染30例,中度感染9例;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0~13岁,占感染人数的69.2%。结论经调查,我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控制良好,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对学生的卫生状况做好长期监督,预防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另外,国家应该提倡卫生部门在平时病症诊断过程中提高警觉性,减少对肠道寄生虫疾病的漏诊、误诊,从而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