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7年来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196例患者病例资料,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8例患者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对照组98例患者采用青霉素+甲硝唑+丁胺卡那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容易反复发作,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其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紫金散血汤联合加味四妙散在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截取我院中医内科58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29例。患者均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入院治疗人员。干预组予以紫金散血汤联合加味四妙散治疗,常规组予以常规抗生素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6.6%,常规组为79.3%,P<0.05;干预组治疗后半年复发人数为2例,复发率为6.9%;常规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复发人数为8例,复发率为27.6%,P<0.05,卡方值为6.94。结论紫金散血汤联合加味四妙散在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综合使用雾化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都出现明显好转。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时,可以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型电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69例护理体会。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共有6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在我院行子宫颈环型电切除术,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中共计34例患者,观察组中共计35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子宫颈环型电切除术治疗中对其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与以往研究相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干预计划实施在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这次对于 2018年 03月 --2020年 02月本医院治疗的 64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实行项目数据分析,所运用分组方式选择掷骰子方法,各个组别入组例数 32例,试验组选取中药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干预计划,参照组选取西药消炎利胆片治疗干预计划,研究各个组别好转叠加痊愈总计值、给予治疗之前和给予治疗六周之后中医症状总体积分值。结果:试验组好转叠加痊愈总计值相比参照组具体研究内容情况提升( P<0.05);各项组别给予治疗之前中医症状总体积分值相比差别不高( P>0.05),试验组给予治疗六周之后中医症状总体积分值相比参照组具体研究内容情况下降( P<0.05)。结论:为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提供中药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干预计划存在一定临床治疗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保护策略在预防多巴胺致外周静脉炎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行外周静脉保护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治愈情况、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炎治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建立静脉路次数及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上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建立静脉路次数更少、患者对硫酸镁湿敷的主观舒适度更高。结论临床在外周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实行外周静脉保护策略,以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牙周系统治疗前与牙周系统治疗后的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指标各项数据均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龈沟出血指数(1.68±0.75)、探诊深度(2.34±0.71)、附着丧失(3.51±1.03)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显著(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系统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牙周状况,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