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借鉴集体决策理论和代理理论,考察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与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1)非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明显地高于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这与非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决策权力更大、经理人员的堑壕效应程度更小、以及这些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更高有关。(2)股权集中度和经营风险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U型关系,即股权更加集中或者更加分散都有可能导致更高的经营风险,而相对集中的股权制衡结构所导致的经营风险较小,进一步地,这种现象仅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3)此外,公司规模和多元化程度与经营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负债率则与经营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简介:今年,我们在全市审计系统开展了“审计质量年”活动,对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有一定的成效。一、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我们根据审计工作的实践,总结出有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的十条因素:(一)审计人员素质低,导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查不出来,形成审计风险。(二)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形成审计风险。(三)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不相适应,产生潜在审计风险。(四)审计程序有误形成风险。(五)会计资料不真实,形成审计风险。(六)查出问题不揭露、不处理、不披露造成审计风险。(七)审计处理不到位,产生审计风险。(八)廉政建设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因素造成审计风险。(九)引用法规不准确形成审计风险。(十)文字表达不准确造成审计风险。二、
简介:随着中央两办颁布的两个《暂行规定》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成为法定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殊性,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特殊的风险。作为审计机关如何按两个《暂行规定》的要求,在既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同时,又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已成为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一、审计对象的变化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的风险一般审计项目多以一个单位或一个会计主体为审计对象。而经济责任审计除此之外,还要重点针对县级以下机关、团体、单位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既要对事,又要对人;既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又要评价主要领导人的经济责任。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