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金属波纹管作为机械、航天航空以及核电、能源等行业的关键部件,其可靠性、质量的高地直接决定其性能的优劣。本文通过对金属波纹管疲劳寿命试验相关理论和当前疲劳寿命试验存在的不足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疲劳寿命试验系统,为疲劳寿命分析软件提供可靠的数据奠定了基础,进而提高了波纹管的设计精度和可靠性。

  • 标签: 金属波纹管,可靠性,疲劳,寿命,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是一种体外定性或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能力的实验。随着耐药病原体的增多和耐药机制的变异,传统药敏试验逐渐无法满足临床快速诊治的需求,因此基于待测病原体表型、基因型及其他耐药机制的药敏快检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本文论述了AST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所有新技术对临床诊治指南的指导意义均应进行多方面评估和规范化。

  • 标签: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表型 基因型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黄金叶(某规格)卷制质量,协同技术中心在许昌厂进行了六种不同规格平准器的卷制试验,对其卷制质量及其稳定性、烟丝密度分布、烟气指标、感官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评价。

  • 标签: 黄金叶 平准器 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特殊路基处理(加固土桩)试验段的施工方法进行总结,通过试验段试桩施工和质量状况、工艺细节分析,找出施工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并以此为标准指导后续批量施工。

  • 标签: 特殊路基 试验段 施工方法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平板运动试验,联合组多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促进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穴对次声暴露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CaMKⅡ-Tau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百会穴防护次声性脑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次声组、百会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大鼠。空白组大鼠每日放置于无次声作用的次声仓中2 h,百会组、非穴组和次声组大鼠每日暴露于8 Hz、130 dB次声仓中2 h,连续7 d。百会组和非穴组大鼠在次声暴露结束后2 h内给予电针干预,其中百会组电针百会穴,非穴组电针非经非穴点,均每日1次,连续电针干预7 d;空白组和次声组给予与百会组和非穴组同样的方法抓取和固定,但不进行电针干预,亦为每日1次,每次7 d。干预6、7 d后,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检测4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每组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只大鼠,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4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将4组剩余6只大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海马区磷酸化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6 d和7 d后,次声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空白组显著延长,平台象限时间比、平台象限路程比显著下降,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平台象限时间比、平台象限路程比显著上升,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显著增多(P<0.05)。干预7 d后,次声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较空白组显著加重、神经元数量较空白组显著减少;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显著减轻、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干预7 d后,次声组大鼠海马区P-CaMKⅡ和P-Tau蛋白水平分别为(0.735±0.094)和(0.873±0.089)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海马区P-CaMKⅡ和P-Tau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针百会穴可以提高次声暴露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次声性脑损害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百会穴可通过降低海马区CaMKⅡ活性(磷酸化水平)抑制海马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 标签: 次声防护 学习记忆障碍 电针 百会穴 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Tau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巴戟天寡糖(MOO)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10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假IRI组、IRI组、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等5组,每组20只。后3组均按去势大鼠心肌IRI模型处理,其中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按体质量10 ml/kg用相应浓度MOO灌胃。结束后计算心肌梗死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低于IRI组[心肌梗死率:(26.68±2.29)%、(33.30±3.27)%比(46.30±4.41)%,血清CK-MB水平:(100.01±6.58) U/L、(132.43±8.51) U/L比(173.19±12.92) U/L,血清LDH水平:(137.05±7.01) U/L、(210.76±11.84) U/L比(277.28±21.95) U/L,P<0.01];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高于MOO 2.1 g/(kg·d)组[(33.30±3.27)%比(26.68±2.29)%,(132.43±8.51) U/L比(100.01±6.58) U/L,(210.76±11.84) U/L比(137.05±7.01) U/L,P<0.01]。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高于IRI组(p-AMPK:2.767±0.049、2.071±0.074比1.700±0.043,SIRT1:1.440±0.135、1.114±0.093比0.887±0.110,PGC-1α:1.024±0.113、0.905±0.075比0.639±0.067,P<0.01);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低于MOO 2.1 g/(kg·d)组(2.071±0.074比2.767±0.049,1.114±0.093比1.440±0.135,0.905±0.075比1.024±0.113,P<0.01)。结论MOO能够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IRI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去势大鼠心肌IRI。

  • 标签: 巴戟天寡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核转录蛋白样1(BMAL1)对肾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K-2细胞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A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组(B组)、TGF-β1-10 ng/ml组(C组)、TGF-β1+si-BMAL1组(D组)、TGF-β1+BMAL1-OE组(E组)、TGF-β1+si-BMAL1+PD98059组(F组),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MAL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Ⅰ型胶原纤维蛋白(COL-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将24只SD雄性大鼠简单随机分组:假手术组(G组)、UUO-3 d组(H组)、UUO-7 d组(I组)、UUO-7 d+sh-BMAL1组(J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用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胶原纤维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BMAL1、Fibronectin、COL-Ⅰ、E-cadherin、ERK、p-ERK蛋白的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随着TGF-β1的浓度增加,HK-2细胞BMAL1、Fibronectin、COL-Ⅰ表达量逐渐升高;随着UUO时间延长,大鼠的BMAL1、Fibronectin、COL-Ⅰ表达量、Masson染色肾间质蓝色胶原纤维面积比值逐渐升高;D组的Fibronectin、COL-Ⅰ、p-ERK表达量高于C组(4.94±0.74、3.46±0.28、3.18±0.48比3.14±0.52、2.42±0.20、2.05±0.31,t=3.455、5.269、3.400,P<0.05),BMAL1、E-cadherin表达量低于C组(0.28±0.11、0.25±0.10比2.69±0.27、0.58±0.08,t=-14.179、-4.586,P<0.05);E组的Fibronectin、COL-Ⅰ、p-ERK表达量低于C组(1.76±0.21、1.69±0.12、1.52±0.11比3.14±0.52、2.42±0.20、2.05±0.31,t=-4.032、-5.375、-2.788,P<0.05),BMAL1、E-cadherin表达量高于C组(3.80±0.36、0.79±0.05比2.69±0.27、0.58±0.08,t=4.244、3.875,P<0.05);J组的Fibronectin、COL-Ⅰ、p-ERK表达量高于I组(16.48±1.42、3.68±0.31、2.36±0.44比8.93±2.35、2.65±0.31、1.55±0.14,t=6.258、5.141、4.440,P<0.05),BMAL1、E-cadherin表达量低于I组(0.51±0.21、0.22±0.07比5.26±0.48、0.55±0.09,t=-19.928、-6.841,P<0.05);F组Fibronectin、COL-Ⅰ、p-ERK表达量低于D组(4.03±0.29、2.51±0.24、0.85±0.09比4.94±0.74、3.46±0.28、3.18±0.48,t=-1.979、-4.475、-8.196,P<0.05),E-cadherin表达量高于D组(0.43±0.05比0.25±0.10,t=2.828,P<0.05)。结论BMAL1可通过抑制ERK磷酸化改善肾纤维化。

  • 标签: 芳香烃受体核转录蛋白样1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肾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研究死亡蛋白相关激酶2(DAPK2)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数据集GSE150910进行自噬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利用极端梯度提升法筛选出关键基因。用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法在单细胞测序数据集GSE135893中验证关键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在GSE28221和GSE93606数据集中绘制DAPK2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将12只6~8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小鼠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取小鼠肺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DAPK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将人肺成纤维细胞分为空载体慢病毒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空载体慢病毒+TGF-β1组、过表达DAPK2慢病毒+TGF-β1组,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自噬相关蛋白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 Ⅲ)的表达,并应用MDC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小体所占比例。结果GSE150910数据集中筛选出32个差异表达的衰老相关基因,其中8个上调,24个下调。极端梯度提升法筛选出关键自噬相关基因DAPK2。单细胞测序分析提示DAPK2主要表达于肺成纤维细胞中,且在IPF患者肺组织内成纤维细胞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高表达DAPK2的IPF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较低表达DAPK2的IPF患者更长(P<0.05)。Masson染色提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RT-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DAPK2在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组织中为低表达(P值均<0.05)。与TGF-β1组和空载体慢病毒+TGF-β1组比较,过表达DAPK2慢病毒+TGF-β1组细胞中的LC3Ⅱ和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Collage Ⅰ、Collage Ⅲ降低(P值均<0.05);自噬相关蛋白及Collage Ⅰ、Collage Ⅲ在TGF-β1组和空载体慢病毒+TGF-β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DC染色结果提示过表达DAPK慢病毒+TGF-β1组细胞内绿色点状荧光亮度明显增强,荧光斑点的数目也增多。结论DAPK2在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组织内呈低表达,过表达DAPK2可以促进细胞自噬减轻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从而抑制肺纤维化的进展。

  • 标签: 肺纤维化 自噬 死亡蛋白相关激酶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动期SLE患者IL-38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IL-38对IκB激酶复合物(IκK)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L-38、IκB激酶复合物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38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IκKα/β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IL-38 mRNA表达水平(0.36±0.0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7,P<0.01);活动期SLE患者IL-38蛋白表达水平(5.86±2.76)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8.48±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6,P<0.05);②活动期SLE患者IκKα和IκKβ mRNA表达水平(7.45±0.31)和(6.01±1.5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16±0.04)和(1.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7,P<0.05;Z=-4.37,P<0.01);且活动期SLE患者IL-3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IκKα和IκKβ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8,P<0.05;r=-0.83,P<0.05);③活动期SLE患者非磷酸化IκKα/β蛋白表达水平(2.38±0.03)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5);磷酸化IκKα/β蛋白表达水平(1.90±0.03)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P<0.05);④在体外实验中,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加入IL-38后,IκKα和IκKβ mRNA表达水平(1.70±0.12)和(2.52±0.10)较未处理活动期SLE患者明显下降(2.56±0.28)和(3.8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5;Z=-1.37,P<0.05);⑤在体外实验中,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加入IL-38后,非磷酸化IκKα/β蛋白表达水平(1.54±0.06)较未处理活动期SLE患者组明显下降(2.9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P<0.05);磷酸化IκKα/β蛋白表达水平(0.970±0.012)较未处理活动期SLE患者组明显下降(1.572±0.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IL-38表达降低,并且与IκKα和IκKβ水平呈负相关;在体外实验中,IL-38能够降低IκB激酶复合物的表达,推测在SLE患者体内IL-38水平下降,造成IκB激酶复合物的过度表达,使NF-κB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引发机体免疫异常从而参与了SLE的发病。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38 IκB激酶复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TCGA数据库中64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在线分析网站分析PDK1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之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创建与PDK1相关的基因列表,再利用STRING在线分析工具对差异基因进行互作网络分析,根据可信度大小筛选出关键蛋白。进一步通过基因本体分析(GO)获得PDK1相关差异基因的功能及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关系。根据PDK1蛋白表达量将所有患者分为PDK1蛋白低表达组(380例)和PDK1蛋白高表达组(261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判断PDK1蛋白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PDK1蛋白在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Ⅱ、Ⅲ级(均P<0.05),且Ⅱ、Ⅲ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Ⅳ级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24±0.60、7.34±0.80、8.86±0.90,P>0.05)。PDK1蛋白高表达组的脑胶质瘤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96个基因与PDK1表达密切相关,其中69个为正相关,27个为负相关。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PDK1与缺氧微环境、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有机氮化合物的反应、cAMP反应及HIF-1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579,95% CI:1.085~2.299,P=0.017)、WHO分级(HR=12.106,95% CI:6.521~22.474,P<0.001)及放疗(HR=0.502,95% CI:0.325~0.775,P=0.002)为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可独立用于患者的预后判断。然而,PDK1蛋白表达对并不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结论不同WHO分级的脑胶质瘤患者PDK1的表达不同,且主要与缺氧和HIF-1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预后 癌症基因组图谱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2(sphingosine kinases 2, SphK2)对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及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疾病进程的影响。方法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体外诱导C57BL/6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及sphk2基因敲除(sphk2-/-)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活化,real-time PCR测定炎性因子及趋化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的磷酸化(p-STAT3)水平。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多肽体内诱导小鼠EAE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GFAP和p-STAT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脊髓组织中炎性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苏木素-伊红(HE)和劳克坚牢蓝染色(Luxol fast blue, LFB)观察脊髓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变化。结果与WT组相比较,sphk2-/-组IL-17体外刺激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后,p-STAT3水平显著下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 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及IL-6等趋化因子及炎性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sphk2-/-EAE小鼠与WT EAE小鼠相比较,上述指标体内变化与体外结果相似,且sphk2-/-EAE小鼠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与髓鞘脱失显著减轻,但体内外GFA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phK2可能通过STAT3分子信号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从而调节炎性因子及趋化因子的产生,参与EAE的病变进程。

  • 标签: 鞘氨醇激酶-2 星形胶质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分别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辽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65.53±4.83)岁;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65.92±4.86)岁。对照组在溶栓治疗时使用尿激酶,观察组在溶栓治疗时使用瑞替普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管再通率,溶栓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溶栓后60 min、90 min、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1.02%(25/49)、71.43%(35/49)、93.88%(46/49),均高于对照组20.41%(10/49)、48.98%(24/49)、67.35%(33/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前,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1、TIMP-1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6 d、12 d,观察组血清MMP-1水平为(5.93±0.39)μg/L、(4.81±0.40)μg/L,TIMP-1水平为(722.54±68.51)μg/L、(627.95±61.42)μg/L,均低于对照组(6.62±0.48)μg/L、(5.51±0.46)μg/L、(755.69±70.33)μg/L、(685.41±66.7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6 d,观察组LVEF、CO心功能指标分别为(56.61±5.24)%、(4.75±0.44)L/min,均优于对照组(50.37±4.82)%、(3.81±0.36)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45%(1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溶栓治疗时使用瑞替普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各项心功能指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并且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瑞替普酶 尿激酶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3,RIPK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住院的3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患儿作为研究1组(RMPP组),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2组(MPP组),选取同期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性别、年龄匹配的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BALF中的RIPK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并对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MPP患儿BALF中RIPK3水平与MLKL、IL-6、IL-1β及TNF-α的相关性,并对RIPK3水平与MLKL水平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RMPP组、MPP组和对照组患儿BALF中RIPK3分别为4.85(4.33,5.68)、2.80(2.30,3.60)、1.00(1.00,1.10),MLKL分别为3.00(2.30,3.80)、1.60(1.10,2.10)、1.00(1.00,1.10),IL-6分别为(50.06±11.96)、(35.79±6.77)、(10.93±5.26) ng/L,IL-1β分别为(41.76±8.59)、(31.10±7.03)、(20.04±5.81)ng/L及TNF-α分别为(130.59±41.19)、(97.96±19.14)、(60.35±19.07) 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9.609、51.164,t值分别为121.218、52.753、35.665,P均<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均以RMPP组最高,其次为MPP组,对照组最低。MPP患儿BALF中RIPK3水平与MLKL、IL-6、IL-1β及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1、0.676、0.725、0.651,P均<0.001),自变量RIPK3每增加1个单位,因变量MLKL增加0.432个单位(MLKL=0.432×RIPK3)。结论RIPK3可能参与了儿童MPP的发生及发展,且与IL-6、IL-1β及TNF-α等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 标签: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NSD2)和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和8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NSD2蛋白和LMTK3蛋白的表达水平,选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NSD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50%(58/80),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9.23%(5/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95,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LMTK3阳性表达率为32.50%(26/80),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61.54%(16/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7,P<0.01)。NSD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精囊腺侵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χ2=6.304、4.287、5.205,P<0.05)。LMTK3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精囊腺侵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χ2=4.828、4.941,P<0.05)。结论NSD2高表达和LMTK3低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NSD2和LMTK3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侵袭转移能力。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 前列腺癌 狐猴酪氨酸激酶-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致肿瘤患者发生严重胃肠道事件风险。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12月),收集VEGFR-TKI治疗肿瘤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应用1种VEGFR-TKI者为试验组,以应用安慰剂或另1种VEGFR-TKI者为对照组,结局指标包含严重胃肠道事件发生率。采用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严重胃肠道事件发生风险进行直接meta分析;采用Stata13.0软件和基于频率学框架的混合线性模型对发生风险最高的严重胃肠道事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38项研究纳入分析,均为高质量研究(Jadad评分4~7分);共包括15 217例患者,试验组9 130例,对照组6 0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VEGFR-TKI组严重腹泻、严重厌食和严重恶心发生风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8%(602/8 894)比0.7%(49/6 584),RR=6.62(95%CI:5.00~8.76),P<0.001;2.5%(201/7 937)比0.7%(41/5 831),RR=2.14(95%CI:1.40~3.25),P<0.001;1.5%(92/6 343)比0.4%(21/4 870),RR=1.95(95%CI:1.23~3.12),P=0.005],以严重腹泻的发生风险最高;而严重呕吐和严重腹痛发生风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9/5 788)比0.7%(32/4 428),RR=1.49(95%CI:0.90~2.47),P=0.120;1.7%(82/4 766)比1.1%(40/3 628),RR=1.35(95%CI:0.84~2.16),P=0.210]。对严重腹泻事件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VEGFR-TKI致严重腹泻发生风险相对大小为阿昔替尼>安罗替尼>卡博替尼≈凡德他尼≈舒尼替尼≈仑伐替尼≈索拉非尼≈帕唑帕尼>瑞戈非尼>呋喹替尼>阿帕替尼。结论肿瘤患者应用VEGFR-TKI可增加严重腹泻的发生风险,尤以阿昔替尼风险较大,值得临床关注和警惕。

  • 标签: 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腹泻 厌食 网状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