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在福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五地市布设近五十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这些地面自动气象探测网设备能否有效地投入运用以及运行是否可靠,探测的数据是否准确等,与自动气象站的正确使用及日常维护维修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这两年自动气象站建设及运行中维护维修的实际经验归纳总结,共同探讨自动站的有效运用。

  • 标签: 维护维修 自动站 自动气象站 天气预警系统 二期工程 归纳总结
  • 简介:2006年4月,意大利气象总局(UGM)的全体人员收到局长的通知,称从2006年5月1日开始,UGM将停止运行,新成立的航空和气象总局(USAM)开始运作。这一变更,也让意大利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代表机构从原来的UGM改为USAM。然而,这一改变从工作职能方面讲并不是实质性的,但是人员编制数却缩减了大约三分之一,从原来UGM的70人(指挥部机关),变为USAM的大约20人。

  • 标签: 气象局 意大利 改革 世界气象组织 工作职能 人员编制
  • 简介:通过对大尺度环流背景、副高强弱变化、温度场的分布以及高低空急流的研究表明:影响0414号台风云娜路径多变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环流调整副高增强过程中相互作用所致;而台风登陆后强度减弱慢、持续时间长是由于低空存在水汽能量输送带以及具有台风涡旋发展的高低空急流高低空辐合辐散场配置.

  • 标签: 强度 路径 高低空急流 特点 辐合辐散场 环流背景
  • 简介:1集合预报起源发展概述Malone在1957年就意识到对气象变量的统计分布透彻掌握是天气预报的基础性问题,认为物理系统的每一个可能的初始状态都可以用抽象的相空间的一点表示,并且这些点全部在受动力学的规律支配的相域中运动,这种确定性的动力学理论模型的研究很多都是统计学的背景相关的:Lorenz(1963)在其论文《决定性的非周期流》中提出了“混沌现象”的概念;

  • 标签: 集合预报 动力学理论 应用 天气预报 统计分布 初始状态
  • 简介:导语:白露寒露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节气。寒露节气的露水比白露寒冷,通常凝结成霜。每年9月7日到9日是白露节气,每年的10月8曰或9日是寒露节气。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 标签: 二十四节气 露水 寒露 白露 节气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本省雪灾现状雪灾发生的内、外部原因,提出科学的防御对策,为本省抗御雪灾促进畜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雪灾 现状 防御 对策
  • 简介:利用南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产品江西省12个雷电监测站的闪电定位资料,运用非线性数学模式,通过对基本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的综合分析推理,结合物理量产品资料,建立了雷电灾害发生、雷电可能落点强度预报方法,并用2003-2004年2—6月的资料作检验,0~1h预报Ts评分为70.35%,1-3h预报Ts评分为55.28%。

  • 标签: 雷电落点 强度 预报 雷达资料
  • 简介:为了在世界气象组织(WMO)各区域气候中心、国家气象水文局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更好地应用空基数据开展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WMO执行委员会(EC)于2017年在EC-69会议上决定资助空基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示范项目(SEMDP)。

  • 标签: 事件监测 天气气候 示范项目 会议总结 空基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备受世界瞩目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写作已进入实质阶段.2005年5月10~12日,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次主要作者会议(IPCCWGIAR4LA2)在北京召开.会议由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SusanSolomon博士主持.来自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主要作者IPCC第一工作组主席团及技术支持部成员参加了会议.中国有10位主要作者专家与会.

  • 标签: 会议北京 作者会议 北京召开
  • 简介:平潭局Ⅱ型遥测自动站自安装运行以来,总体上较正常。从采集各要素数据上看:遥测仪采集的数据与人工站对比,除地面温度相差较大外,其它数据均相差较小。现将出现的一些问题故障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 标签: 遥测仪 自动站 Ⅱ型 安装运行 地面温度 人工站
  • 简介:该项目的目标是研制三维、复杂云物理的层状云模式,用于人工增雨降水预报;研制三维、复杂云物理地形的对流云模式,用于强对流预报人工增雨防雹;研制中小尺度云分辨模式,用于研究α、β、γ中尺度云群的宏微观结构演变规律;研制云辐射模式,研究辐射对云和降水的影响。该项目4次得到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1999—2003年得到国家973项目“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的理论方法研究”课题的支持。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胡志晋、周秀骥、楼小凤、刘奇俊北京大学赵春生以及秦瑜、刘玉宝、刘公波、何观芳等同志在15年内完成。

  • 标签: CAMS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对流云模式 应用 降水预报 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一、前言定量地描述作物生理现象、气象条件等环境因素与作物生态的关系,研究能够说明预测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过程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式,不仅可以预报作物产量,而且可以用于评价某一地区潜在的生产力、农业生产的风险分析、确定作物的种植条件适宜种植期,以及根据作物的生育诊断采取

  • 标签: 产量形成过程 种植期 种植条件 气象条件 生长发育 高产稳产
  • 简介:XML是一种扩展标记语言,能够实现简单的数据存储,现已成为网络应用开发通用的数据接口文件。主要介绍XML语言结构特点,并通过在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开发中的应用实例阐述了XML语言的生成方式调用方法等。

  • 标签: XML C# 气象业务 开发
  • 简介: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监测、整体认识区域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根据中国常年极端气候特点不同种类极端气候事件的经济社会影响,选取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大风日数、干旱面积百分率登陆热带气旋频数等7种极端气候指标,定义两个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分别为7种极端气候指标简单(等值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和加权(差异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I。综合指数II主要依据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灾害严重程度及其社会影响大小,分别确定其对应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系数。分析结果表明:1956~2008年,综合指数I序列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中国地区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总体有不断减少、减弱的趋势;同期综合指数II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趋势变化,说明对中国地区具有重大经济社会影响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总体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就各个单项极端气候指数变化来看,全国平均年高温日数、强降水日数干旱面积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但除高温日数外,其他指数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全国平均年低温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且趋势性均很显著;登陆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频数有所减少,但趋势不很明显。因此,在全球气候显著变暖的半个多世纪内,中国地区多数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或者显著减少,或者变化不明显;而对全国经济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极端气候事件,其频率总体上未见明显趋势变化。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综合指数 气象灾害 观测 气候变化 中国
  • 简介:本文对在无专业仪器条件下如何判明干扰性质,查清干扰来源作了介绍;干扰强度估算载波频带分析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计算分析方法。

  • 标签: HRPT系统 电磁 干扰 判断
  • 简介:利用2000—2013年济南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雾霾的气候变化特征;同时基于NCEPFNL海平面气压资料,采用T-mode主成分分析结合K平均聚类法对天气形势进行客观分型,研究不同天气形势下雾霾的发生频率。结果表明:(1)雾日数以0.4d·a-1的速度下降,与相对湿度年际变化紧密相关;2011年以前济南霾日数呈现正常波动性变化,从2011年开始显著增加,尤其2013年出现霾日数跃增,霾日数年际变化与850~700hPa大气层逆温频率年际变化显著相关;(2)济南地区9种天气型中,冬季出现的弱低压型(WT6)北路冷空气型(WT9)发生雾概率较高,冬季时均压场型(WT1)、弱冷空气型(WT5)北路冷空气型(WT9)出现霾概率较高,秋季弱高压型(WT3)出现时发生霾频率较高。

  • 标签: 气候特征 天气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