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初步了解婴幼儿屈光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儿童屈光异常,预防弱视的发生,为制定有效的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应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自然状态下,对6个月—3岁1655人(3310只眼)进行屈光筛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月~3岁婴幼儿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20.91%,出生情况异常的婴幼儿较出生情况正常的婴幼儿屈光异常率高;父母屈光异常者,其子女屈光异常率高于父母屈光正常之子女。结论屈光不正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先天不良因素和围产期高危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是导致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对这部分儿童应加强眼保健工作,并重点随访、观察。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不明的严重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15-35岁病者占80%以上,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楚,智能良好,有的病人在病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常迁延,较难痊愈,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社区常见精神分裂症多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也叫妄想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其他比较少见。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原则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广泛覆盖、重点干预、依法管理”。对于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尤其以预防为主,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出了事情在去处理,其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及社会影响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早期预防的付出,不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精神病又称“重性精神病”,是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出幻觉、妄想、严重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如哭笑无常、乱喊乱叫、冲动毁物、打人骂人等)、严重的精神运动抑制(如不吃不喝、不语不动)等症状,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可以是幻觉、妄想支配的结果,也可能找不出任何原因。健康教育是一种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精神疾病病人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性跟踪指导,使病人及家属掌握精神疾病知识,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或者相关医疗机构通过实施社区护理,对对社区居民进行同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并对可能诱发居民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有效防治高血压的目的。方法主要通过取样观察、问卷随访等方式进行数据统计,最终采用临床数据分析图标进行归总和分析。结果取样的小区共有居民60754人,其中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居民有3100人次,在这些患者中有超过90%的人都服用降压药。从服用降压药的结果来看,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下降,且居民的总体寿命有一定的延长。结论社区护理提供的健康教育和危险
简介:摘要目的对北京市某社区实行社区团体心理干预,了解其对辖区内老年人心理和睡眠健康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和睡眠健康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填写心理量表调查方式,在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1月2日之间,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北京市丰台区开阳里社区施行社区干预前后老年人心理和睡眠健康进行调查分析。本问卷发放64份,有效问卷58份。干预措施为专业心理医师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团体心理活动,每周1次,一共8周,每次活动时间为90 min。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社区老年人SAS平均分(47.10±1.03)分,团体心理干预后为(43.60±1.03)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58,P=0.001);干预前,社区老年人SDS平均分(53.16±1.47)分,团体心理干预后为(50.07±1.35)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6,P=0.044);干预前,社区老年人PSQI总分平均分(6.16±0.52),团体心理干预后为(4.61±0.49)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0,P<0.001)。结论团体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社区老年人焦虑、抑郁情况,同时可以改善睡眠状况,值得采纳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