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不同历史特征和文化风格的造像体系。上古造像集巫、礼、俗于一体,表达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拜敬畏;周公制礼后,社会秩序渐趋稳定,造像中礼制因素凸显;春秋战国承西周之制,造像更为自然生动;秦汉时期,大一统帝制初建,儒家一尊地位确立,人民生活安康,与之对应,造像则表现为恢弘雄壮,儒家礼制,飞升求仙等;魏晋南北朝,由印度传来的佛教及造像渐兴,佛教造像通过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而实现中国化,其规整的造像体系,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宗教特点得以不断完善发展。至此,中国造像所有类型、典型特征和影响因素皆已齐备,体系架构基本完成。本文冀图通过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中国造像及其文化发展,探索内在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规律,以发现社会思想的变迁与造像发展的交互影响关系。
简介:镌刻于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海棠山摩崖造像,在全国极为罕见,独放异彩。现存190尊造像,分布于73处、163龛中。镌刻造像突出了藏传佛教信徒崇拜和信仰的诸佛、菩萨、救度母、明王、佛母、天王、护法神、祖师、高僧等像。海棠山岩石上镌刻的文殊菩萨造像共有10尊,白文殊菩萨造像有一尊,此外还有一尊文殊菩萨所化现的忿怒相大威德金刚造像。通常文殊菩萨的雕、塑、画像都是坐或骑在狮子背上,而海棠山雕刻的文殊菩萨造像都是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因造型较为复杂,所以均采用了坐在各异的莲花座的造像。这些造像的造型无一雷同,在全国独一无二。
简介:《孙秋生造像记》全称是《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孟广达文,萧显庆书,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五月刻,至景明三年(502年)完成。在六朝碑刻中,书家署名者不多,此碑署萧显庆书,可能在当时有点小名气,但该书家的历史资料难以查找,也可能为普通的工匠或经书手。碑文记述的是孙秋生等人为祈福而造像,此碑高104厘米,宽49厘米。分上下二段,上段为本文,共15行,每行9字,下段记载会员姓名,共15行,每行50字,额正书“邑子像”三字。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古阳洞南壁。乾隆时期钱塘的黄易访拓后才开始大显于世。是龙门碑刻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