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本院收治的结核合并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用药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抽检样本选自本院确诊的结核合并肾衰患者,样本录入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组对象共计66例,以简单随机化分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占比一致,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加强健康指导,对比用药依从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测评值偏高,组间差异性评估结果为(P<0.05)。结论:结核合并肾衰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健康指导,促使患者遵医嘱用药,对于提高健康认知水平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 标签: 结核 肾衰竭 用药指导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方法选取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120例,单纯患糖尿病者127例,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93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吸烟、饮酒、肥胖、高脂蛋白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67%、60.83%、23.33%、30.00%和17.50%,其中吸烟、饮酒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和饮酒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慢性合并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病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发生率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危险因素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高血压与未合并高血压的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合并高血压组与未合并高血压组,每组49例。采取CT与超声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住院时间以及血压值。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超声心电图及CT诊断后发现,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并无明显差异,但合并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压水平明显较高,因而在临床确诊中可将血压值作为临床诊治参考依据。

  • 标签: 合并高血压 未合并高血压 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合并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研究组(30例,采取阿司匹林合并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以及血脂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阿司匹林合并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控制血压,改善血脂情况,在临床上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合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12月-2023年4月期间治疗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表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和阿司匹林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BP与DBP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钙
  • 简介:目的依据综合治理理念,对综合运用液剂和粉剂进行研究,降低南通地区白蚁复治率。方法根据南通地区散白蚁危害现状及其优势种群,分析散白蚁复治率较高的原因,对液剂和粉剂法治理房屋散白蚁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几年的数据对比分析,复治率从2011年的9.6%降低为2016年的4.7%,综合组灭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技术能有效降低南通地区散白蚁的复治率。

  • 标签: 散白蚁 液剂法 粉剂法 治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技术(ECLIA)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差异。方法分别用ELISA和ECLIA法测定107例乙肝病人血清标本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结果用阴性和阳性来表示,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于HBsAg、HBsAb、HBeAg、HBeAb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对于HBcAb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CLIA检测灵敏度可能高于ELISA,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尽量采用ECLIA检测乙肝五项。

  • 标签: 乙肝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电化学发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压联合中药熏蒸对面瘫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耳压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瘫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综述。结果耳压联合中药熏蒸法治疗的患者效果比较明显。结论耳压联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面瘫 耳压法 中药熏蒸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梅毒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396份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血清作为检测样本,分别应用TP-ELISA和TRUST检测梅毒抗体,以TPPA检测TP-ELISA阳性和/或TRUST阳性的检测样本。结果在396份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血清中,TP-ELISA阳性检出率为41.67%,TRUST阳性检出率为24.4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P-ELISA和(或)TRUST检出阳性的检测样本共198份,在TP-ELISA和TRUST均为阳性的79份检测样本中,TPPA检测均为阳性;在TP-ELISA阳性、TRUST阴性的88份检测样本中,TPPA检出阳性71份;在TP-ELISA阴性、TRUST阳性的31份检测样本中,TPPA检测全部阴性。结论TP-ELISA对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大于TRUST,TRUST在检测梅毒抗体存在假阴阳性,而TP-ELISA不存在假阴性,假阳性的机率较低,对献血筛检的价值大于TRUST

  • 标签: 梅毒抗体 TP-ELISA法 TRUST法
  • 简介:摘要个案和个案研究是围绕一个真实的或虚构的病例来描述的一个临床情形,供护生回顾、分析、讨论和评判。对在未来的护理实践中能够为病人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个案法 个案研究法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普通培养与富集芽孢培养的比较,看哪种方法检出率更高更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到12月全年住院腹泻病人100例,先用艰难梭菌GDH抗原快速检测,初筛阳性的样本再分别用普通培养与富集芽孢培养培养,分纯后分别上恒星HX-21鉴定仪。结果100例病人标本,20例艰难梭菌GDH抗原快速检测为阳性,20例阳性标本再分别用普通培养培养出6例,检出率为30%;富集芽孢培养培养出12例,检出率为60%结论富集芽孢培养有更高的检出率。

  • 标签: 艰难梭菌 富集芽孢培养法 检出率
  • 简介:1.比林斯的“峰日规则”通常,掌握了早期规则,便能成功应用比林斯进行避孕。然而,如能进一步掌握比林斯的“峰日规则”,夫妇俩在一个周期中便会有更多的同房时间。

  • 标签: 比林斯法 峰日 同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CLIA(化学发光免疫)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血清AFP(甲胎蛋白)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2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雷勃酶标仪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测定血清AFP,比较两者线性试验、对比试验以及精密度试验结果的差异。结果化学发光免疫与ELISA检测血清AFP的符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种方法对比试验与精密度试验结果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重复性好、精确度更高。结论与ELISA检测方法相比,CLIA检测血清AFP的准确性更高、精密度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PCR和细菌培养用于阴道细菌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2~2016.4妇科收入94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使用PCR进行检测,对照组使用细菌培养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细菌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91.5%,高于对照组76.6%,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PCR检测与细菌培养法相比较,PCR检测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利于医师对于疾病判断,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PCR法 细菌培养 阴道细菌检验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后的对比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12月至2020 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诊治并符合研究标准;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分别采用PCR检验(实验组)和细菌培养(常规组)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临床检验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00%(棒状杆菌10例、肠球菌13例、加特纳菌15例),常规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棒状杆菌例9、肠球菌例10、加特纳菌13例);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细菌培养,PCR检验的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更加显著;可给予推广和采纳。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对中国药典(2005)一部中联合选用TLC和HPLC检验同一种中药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 标签: 联用TLC和HPLC 检验同种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