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隧道工程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极为常见,其愈发长大深埋化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本研究以广东省内花岗岩地区的某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地质测量、遥感分析、岩(土)测试、水文分析和综合测井等手段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隧道工程穿越的花岗岩属于典型的硬质岩,其微风化样品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约为90MPa。区域内断裂极为发育,地表水源丰富。微风化花岗岩围岩综合渗透系数0.008m/d,断层破碎带围岩和破碎花岗岩围岩的综合渗透系数均为0.03m/d,按稳定流理论公式估算隧道涌水量为45556.0m^3/d。隧址区地下水对砼结构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对砼结构中的钢筋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化学腐蚀环境作用等级B级。综合测井结果显示,围岩中存在多个断裂破碎带,岩石的放射性总体较弱。隧道的岩温最高为埋深12m处的33.2℃,岩温随埋深增加而快速递减至230m附近的20℃,水位以下的岩温逐渐上升并最终在隧道洞身附近增加至26.51℃(703m附近)。隧道最大主应力σhmax=23.2MPa位于隧道洞身位置(埋深703m附近)处,计算得出Rc/σmax介于4~7范围并对应了中等强度岩爆。本研究系统的综合勘察结果表明,该隧道工程可能存在偏压段大变形、硬岩岩爆、高压突(涌)水、风化残积层软化及崩塌和岩石破碎带小型塌方或掉块等灾害,同时研究中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应对措施。
简介:为了掌握长江口北部沿海地区雾的生消规律以及为其开展雾的生消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利用1981—2010年南通、启东、海门三个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江口北部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北部沿海地区的雾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平均每年有16—17天,出现浓雾(能见度≤0.5km)的概率达60%以上;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最多、春季和秋季其次、夏季最少;主要发生在下半夜到清晨,日出以后雾逐渐消散。有利于长江口北部沿海地区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相对湿度90%以上,风向为E-ESE-SE-SSE,风速4m/s以下,海平面气压在101.5~103.0kPa之间,气温在2℃~20℃的区间内。风速越小,相对湿度越大,形成的雾越浓。
简介:“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是依托粤西典型山区高速公路广(州)梧(州)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实践,针对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关键技术进行的研究,由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立项并承担研究任务。2018年4月9日,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在广州市组织召开了本项目的成果鉴定会议,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相关人员及领导,项目鉴定委员会专家,特邀嘉宾以及项目完成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项目鉴定委员会专家由来自国内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组成,主任由华南理工大学蔡健教授担任,成员有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黎军教授级高工等。鉴定委员会认真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汇报,并进行了质询。经认真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一、提交的鉴定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鉴定要求。
简介:山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伴随了大量隧道工程的建设,这主要归因于隧道工程的建设具有诸多优点。工程实践表明,隧道工程的建设势必破坏原有水、岩、热、气等所构成复杂地质系统的平衡状态,这常常导致大量的地质灾害发生并同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机械损坏、工期延误及经济损失。工程实践表明,隧道工程的建设常常面临塌方、岩溶、隧道口滑坡、突泥、和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得到了人们高度关注并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对指导隧道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基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总结了公路隧道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同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各类隧道地质灾害的应对措施。通过分析广东省隧道建设的现实情况,本研究提出了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勘察技术创新所面临关键问题:勘察工作与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隧道潜在地质灾害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亟待深入;缺乏针对性的地区性隧道勘察所需的系统性技术指导材料。
简介: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积累的宝贵思想财富和积极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而这一探索中所犯的错误及其教训又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和重要契机.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做好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衔接,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处理好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