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烟台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今后的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烟台市每年按东、西、南、北、中方位抽取5~7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再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村小学校(无村小学校时抽取乡中心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儿童(男、女各半),采集随意1次尿样及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尿碘、盐碘含量,同时在现场B超法检查甲状腺容积。结果2016-2018年,分别检测8~10岁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1 000、1 400、1 200份,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1.02、21.50、21.15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均< 90%;且碘盐合格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2,P < 0.01)。2016-2018年,分别检测8~10岁儿童尿样1 000、1 400、1 200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0.05、148.20、145.00 μg/L,儿童食用盐碘含量与自身尿碘水平未见相关(r=- 0.036,P > 0.05)。2016-2018年,8~10岁儿童总的甲状腺肿大率为3.61%(130/3 600);儿童尿碘水平与甲状腺容积未见相关(r=0.108,P > 0.05)。2016-2018年,食用非碘盐儿童数占19.50%(702/3 600),其尿碘中位数为155.00 μg/L,甲状腺肿大率为3.70%(26/702)。结论虽然烟台市8~10岁儿童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但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说明儿童膳食营养水平以及盐碘含量可以满足儿童体内的碘需要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烟台市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布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来自全民健康保障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和山东省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2019年烟台市人间布病疫情资料、人口学数据和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布病三间分布特征、临床特征、感染途径等。结果2019年,烟台市报告布病病例158例,年发病率为2.2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为4 - 6月,占43.67%(69/158)。除长岛县外,其余12个市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为莱州市,占39.87%(63/158)。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1 ∶ 1.0(107 ∶ 51)。发病年龄以40 ~ 69岁为主,占75.95%(120/15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54%(132/158)。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14例)、肌肉关节酸痛(107例)、乏力(95例)、多汗(85例)。有明确牲畜接触史者占58.86%(93/158),主要接触方式为养殖(68例)、屠宰(26例)。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者占18.28%(17/93),以戴手套为主,占76.47%(13/17)。接触后洗手的占91.40%(85/93),其中,仅用清水洗的占37.65%(32/85);用肥皂洗的占62.35%(53/85)。接触后换洗衣物的占82.80%(77/93)。结论烟台市布病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较低,提高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有效性是今后防控的重要举措。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烟台市8 ~ 10岁儿童及孕妇碘缺乏病监测情况。方法2019年,将烟台市按行政区域分为东、西、南、北4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25名8 ~ 10岁儿童(年龄均衡、男女各半)和75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家庭食用盐盐样和晨起尿样,分别采用直接滴定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盐碘、尿碘含量。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儿童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结果共检测盐样800份,盐碘中位数为20.9 mg/kg。其中,碘盐779份,碘盐覆盖率为97.38%(779/800);合格碘盐756份,碘盐合格率为97.05%(756/77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0%(756/800)。共检测8 ~ 10岁儿童尿样491份,尿碘中位数为169.23 μg/L,处于碘适宜水平。8、9、10岁儿童(n = 150、209、132)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8.28、164.39、171.23 μg/L,年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 1.123,P > 0.05)。共检查491名儿童甲状腺,其中肿大11名,甲状腺肿大率为2.24%。8、9、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2.00%(3/150)、2.39%(5/209)、2.27%(3/132),年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12,P > 0.05)。共检测孕妇尿样300份,尿碘中位数为208.98 μg/L,处于碘适宜水平。结论2019年烟台市8 ~ 10岁儿童及孕妇均处于碘适宜水平,合格碘盐食用率( > 9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 < 5%)均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简介:我国自2003年7月在全国6个省(市)进行社区矫正试点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不少地区形成了自身独特性的发展经验,但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收集烟台市A区司法局、检察院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实地走访基层司法所,访谈部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等方式,对山东省烟台市A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A区的矫正理念、“一对一”帮扶、矫正重点、矫正环节等先进做法为其他地区开展社区矫正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在实际工作操作中还存在矫正立法、矫正队伍、矫正政策宣传、职能部门间配合、经费保障等方面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社区矫正法律体系、矫正队伍建设、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度、矫正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探寻完善的建议,可以为烟台市A区和其他地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简介:快乐不是专属,谁都应该快乐,谁都有权快乐。对于花一般绽放的年纪,快乐自然更不应被沉重的书包、繁重的课业所压制、所扼杀。当然,快乐并不仅仅等同于玩乐,也不完全对立于学业,更非坦然受之于索取。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心理体验,源于对事物光明面的认识,源于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和社会。能推一己之乐而为他人之乐、天下之乐,则是快乐之至高境界。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1起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为探讨主要危险因素,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烟台市福山区1起人间布病疫情数据,信息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山东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医疗机构诊治病历。对疫情概况、病例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起疫情排查报告病例密切接触者及同村从业人员48例,均开展布病血清学检测,3例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2例出现症状且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诊断为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且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诊断为隐性感染者。本起疫情涉及的3例确诊病例、1例隐性感染者均有与病羊密切接触史,且无防护措施。排查该区重点人群70人,均开展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样166份,其中阳性标本21份。结论本次疫情的传染源为未经检疫的病羊,主要暴露因素是个人无防护接触染疫病羊。加强畜间布病监测及检疫管理,提高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疫情低发区医疗机构诊断能力等是防控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烟台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制定有效的SFT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中2015 -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各乡镇(街道)的SFTS确诊病例资料,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5 - 2020年,烟台市共报告SFTS病例839例,其中死亡病例124例,年均发病率为2.14/10万,总病死率为14.78%。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5 - 2020年烟台市SFTS病例分布呈空间正相关性,其中2015年病例分布的空间相关性最高(Moran′s I = 0.25,Z = 5.66,P < 0.001),2018年最低(Moran′s I = 0.16,Z = 3.69,P < 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显示,2015 - 2020年烟台市SFTS发病流行区主要在莱州市、蓬莱区、栖霞市、招远市、海阳市的部分山区、丘陵乡镇。结论烟台市SFTS疫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应在高发地区强化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烟台市2011 - 2018年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烟台市2011 - 2018年布病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及就诊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 - 2018年,烟台市累计报告布病病例795例,年均发病率为1.42/10万,无死亡病例。以散发病例为主,占92.20%(733/795)。发病高峰为3 - 8月,占67.80%(539/795);除长岛县外,其他12个县(市、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区)为莱州市(5.20/10万,369例,占46.42%)、招远市(2.13/10万,97例,占12.20%)、蓬莱市(1.77/10万,62例,占7.80%);男、女性别比为2.82∶1.00(587∶208);发病年龄以40 ~ 69岁为主,占79.62%(633/79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90%(667/795);病例发现以烟台市医疗机构为主,占89.56%(712/795);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平均为17 d,最长为2012年40 d,最短为2018年12 d。结论2011 - 2018年烟台市除长岛县外,其他12个县(市、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春夏季,以中老年发病为主,应针对不同地区、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防控策略。
简介: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的农业必须实现由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到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上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相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在科技反哺土地生产力上应率先进行。我们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运用C—D生产函数定量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能力、潜力空间。结果显示:科技进步率平均为4-29%,近20年波动较大,最低年份为1989年的-13.93%,最高年份为1987年的43.07%;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份额最高年份1985年达869,76%,最低年份1999年为-100.68%,大部分年度是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大于技术进步的份额,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我们认为,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地小规模经营、新技术传播途径不畅以及农民规避风险的意识是科技进步运用于土地生产力的主要障碍。据此提出了政策创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