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椎管内多发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16~81岁,(51.0±21.2)岁。病程2~27月,(11.0±7.6)月。均无皮肤咖啡斑及体表神经纤维瘤,头颅MR未见异常。增强MR示椎管内髓外膜下肿瘤46个,其中≥0.5cm肿瘤35个,肿瘤累及颈段1例,累及胸段5例,累及腰骶段12例。手术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术切除肿瘤,〈1cm者切除半椎板,在显微镜下操作,力争保留重要的载瘤神经而将肿瘤自神经上剔除,如肿瘤与神经无法分离,尽可能游离神经根在切除肿瘤后行神经根吻合。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术后戴颈围领、围腰保护2个月,同时训练腰背部肌肉。结果15例手术肿瘤全切12例,其中1例行神经根吻合;未全切的3例中2例术前诊断为多发神经纤维瘤或神经鞘瘤,因部位散在且直径〈0.5cm未考虑手术切除,另1例术中见肿瘤与多根神经根粘连,病理为转移瘤,仅行部分切除减压术。手术共切除肿瘤33个。病理: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1例,室管膜瘤2例,黑色素瘤1例,腺癌转移1例,脊膜瘤2例。黑色素瘤患者于术后22个月死亡,转移瘤患者于术后1年死亡,余13例随访4~72个月,平均30.1月,肿瘤无复发增长,其中2例多发神经鞘瘤未手术全切除者分别随访12、43个月,肿瘤无明显增长。13例存活者术后KPS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术前75.4±13.3,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97.7±6.0,t=-7.366,P=0.000)。结论椎管内髓外膜下多发肿瘤以良性居多,中老年多见,半椎板及次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0.5cm的无症状肿瘤可严密随访。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多发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与术后并发症。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慢性膜下血肿患者42分组,开颅手术组21例用开颅手术;钻孔引流组21例进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钻孔引流组治疗效果和开颅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钻孔引流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P<0.05。其中开颅手术组有3例积液,2例脑挫裂伤,3例张力性气颅,而钻孔手术组仅有1例积液。钻孔引流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慢性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和开颅手术相似,但术后并发症更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反复复发、两次或两次手术以上难治性慢性膜下血肿(CSDH)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1例难治性CSDH患者中,血肿钻孔引流手术史2次者15例,3次者4例,4次者2例。治疗前CT/MRI扫描发现明显脑萎缩12例,血肿包膜形成8例,血肿分隔多房5例,血肿机化3例。对5例无血肿分房分隔、包膜明显强化及血肿机化的患者仅再行血肿穿刺冲洗引流术,余16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术后均给予1-2疗程高压氧治疗。随访3-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个月CT或MRI检查,5例呈膜下积液表现。其中2例有占位效应再次行钻孔引流+高压氧治疗;术后6个月,4例有少量膜下积液,较前好转,无新复发病例。结论高龄脑萎缩、包膜形成、血肿分隔多房、血肿机化为难治性CSDH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用开颅血肿和包膜切除或钻孔冲洗引流术+高压氧等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就髋关节置换术中按照全麻与腰联合麻醉进行麻醉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按照对比麻醉的方式展开研究,所纳入病例共计为88例,均为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所接诊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44例,仅按照全麻手术的方式展开麻醉,即对照组,余下44例则需要进行腰联合麻醉,即观察组。针对两组疗效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麻醉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可知,观察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按照腰联合麻醉的方式展开麻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麻醉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得到恢复。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4年89例慢性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并发症脑组织损伤2例、继发颅内血肿8例、脑脊液漏8例、血肿复发4例、多发气颅症41例、术后癫痫1例、局部感染3例。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慢性膜下血肿的最佳治疗方法,但并发症多,且多是医源性造成的,需充分认识并发症的危害性,加以注意、观察和分析,妥善及时的处理。

  • 标签: 慢性 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膜下血肿患者术后体位护理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从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膜下血肿患者10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应用床头抬高体位,观察组术后应用去枕平卧体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复发率是20.8%,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是5.7%,观察组复发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慢性膜下血肿患者术后选择去枕平卧位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选择床头抬高位患者,但是可能提高患者不适度,针对此类患者宜制定个性化术后体位护理。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术后体位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慢性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治疗的 慢性膜下血肿患者,总计 30 例。治疗期间结合围术期护理进行分组,观察组( n=15 ) 慢性膜下血肿患者 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 n=15 ) 慢性膜下血肿患者 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对比经不同围术期护理方案后,两组 慢性膜下血肿患者的引流管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慢性膜下血肿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指标经统计学检验后 P<0.05 。 结论: 慢性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符合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需求,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46例患者。联合组给予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均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的理想的麻醉方案。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子宫全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全麻和腰联合阻滞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94 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平均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全麻(对照组 47 例)与腰联合阻滞(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硬膜外麻醉与腰-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收治7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运动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腰-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可提供更好的感觉、运动方面的阻滞,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下肢骨折
  • 简介:目的对腰-联合麻醉在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腰-联合麻醉(CESA)组33例患者,硬膜外麻醉(EA)组3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低血压及辅助用药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结果E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8%(26/33),CSE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20/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3,P〉0.05)。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性低于EA组(P值均〈0.05)。EA组麻醉优患者20例,占60.6%显著性低于CSEA组的87.9%(29/33)(χ^2=6.418,P〈0.05),E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81.8%(27/33)显著性低于CSEA组的100%(33/33)(χ^2=6.600,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EA)相比,腰-联合麻醉(CESA)麻醉效果确切,可作为子宫次全切除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 标签: 子宫次全切除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联合麻醉用于急诊阑尾炎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8例急诊阑尾炎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腰联合组采用腰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急诊阑尾炎切除镇痛效果;麻醉显效时间;麻醉前后患者心率水平和收缩压水平。结果腰联合组急诊阑尾炎切除镇痛效果高于硬膜外组,P<0.05;腰联合组麻醉显效时间短于硬膜外组,P<0.05;麻醉前两组心率水平和收缩压水平相近,P>0.05;麻醉后腰联合组心率水平和收缩压水平优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腰联合麻醉用于急诊阑尾炎切除的可行性高,起效快确且可维持术中心率和血压稳定,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急诊阑尾炎切除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46例患者。联合组给予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均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的理想的麻醉方案。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子宫全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8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和治疗组(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每组均分成74例,观察两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3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12(16.21)%,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可比性。结论针对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此前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结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碎石术 复杂性输尿管结石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腰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共选择178例无痛分娩产妇,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评价安全性。结果①镇痛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8%,对照组为85.3%(P<0.05)。②麻醉起效时间与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0.1%,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分别为23.5%、13.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中,给予腰联合麻醉处理,镇痛效果佳,麻醉起效快,且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控制并发症,安全可靠。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无痛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不同穿刺体位以及不同剂量的0.5%罗哌卡的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240例晚期妊娠并准备进行剖宫产术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六组,每组各40例。其中L1、L2、L3组采取左侧卧位并在L2~3间隙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1.5ml(7.5mg)、2ml(10mg)、2.5ml(12.5mg);R1、R2、R3组则采取右侧卧位并在L2~3间隙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1.5ml(7.5mg)、2ml(10mg)、2.5ml(12.5mg)。用监护仪连续监测并记录各组在麻醉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中恶心呕吐人数。在术中若当血压下降较对照值下降30%时,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10~15mg,记录并统计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人数。结果L1、R1组相对于其他组麻醉效果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3、R3麻醉平面较其他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2组与L3、R3相比麻醉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L2组的麻醉平面与L1、R1以及R2无统计学差异(P>0.05)。L3、R3高相对于其他组仰卧位综合症发生率以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四组仰卧位综合症发生率以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时的穿刺体位为左侧卧位,且0.5%罗哌卡因剂量为10mg时,麻醉效果确切,术中仰卧位综合症的发生率低。此麻醉手段降低手术风险,且具有安全性较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在临床中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穿刺体位 药物剂量 低血压综合症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腰联合麻醉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挑选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共计60名。针对所有患者平均分组,一组是参照组,另外一个是观察组,每组骨折手术患者都为30人。采取不同麻醉方法,参照组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实施的是腰联合麻醉,最终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手段,对比应用效果发现,最高麻醉平面部分,对照组高,观察组低。另外,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麻醉见效更快。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中,采用腰联合麻醉方式,麻醉见效快和效果更为突出,而且具有对人体影响小的特点,所以值得在这类手术麻醉中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体位穿刺腰联合麻醉 (CSEA)在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进行探究与比较,观察麻醉效果、麻醉操作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应表现。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8年 1月以来剖宫产手术肥胖产妇 60例,所有患者体重指数 (BMI)≥30 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侧卧位腰联合麻醉,腰麻液为 0.5%盐酸罗哌卡因 2.4ml。乙组采用坐位腰联合麻醉,腰麻液同甲组相同。对两组肥胖产妇的剖宫产手术结果进行记录,包括一次穿刺成功率、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麻醉效果与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甲组 (P< 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甲组 (P< 0.05)。结论:两种不同体位的腰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麻醉其效果相似,但坐位腰联合麻醉比侧卧位更易于穿刺操作,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具有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不同体位 穿刺腰硬联合麻醉 肥胖产妇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体位穿刺腰联合麻醉(CSEA)在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进行探究与比较,观察麻醉效果、麻醉操作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应表现。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以来剖宫产手术肥胖产妇60例,所有患者体重指数(BMI)≥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侧卧位腰联合麻醉,腰麻液为0.5%盐酸罗哌卡因2.4ml。乙组采用坐位腰联合麻醉,腰麻液同甲组相同。对两组肥胖产妇的剖宫产手术结果进行记录,包括一次穿刺成功率、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麻醉效果与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甲组(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两种不同体位的腰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麻醉其效果相似,但坐位腰联合麻醉比侧卧位更易于穿刺操作,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具有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不同体位 穿刺腰硬联合麻醉 肥胖产妇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