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儿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期间的儿内科门诊处方400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并以《处方管理办法》为基础,对400份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儿内科400份处方中有48份不合理,不合理处方的比例为12.0%。其中,以药品用量不当的比例最高(15份),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1.25%;用药种类大于9种及以上的不合理处方共计5例,占总份数的1.25%,占9种及以上药品种类处方的34.7%。结论临床上治疗儿内科疾病的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比较,对其进行用药治疗时必须要结合儿童的具体病情,应做到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牙髓病与根尖周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多次法根管治疗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发生率为23.07%,成功率为89.74%;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发生率为23.46%,成功率为88.89%。两组的两项指标结果相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与常规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用喉罩麻醉术和气管插管麻醉术对手术的婴儿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患儿,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102例患儿分为喉罩麻醉组(51例)与气管插管组(51例)。医师在手术前对喉罩麻醉组患儿进行喉罩麻醉,而医师对气管插管组患儿采取气管插管麻醉。结果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组患儿的各个麻醉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术对手术的婴儿进行麻醉的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地降低麻醉起效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输血科重庆409000)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进行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资料的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未做不规则抗体筛查,调查其婴儿是否发生溶血,溶血出现的时间和程度。50例观察组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进行临床干预,调查其婴儿是否发生溶血,溶血出现的时间和程度。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新生儿发生溶血的情况,溶血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妇产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能有效的预测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情况。提前进行临床干预,可减小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几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两种传统包皮环切术应用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9例包皮过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来院就诊人员。所有患者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三组,各23例。A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C组采用套扎环包皮环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水肿人数,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疼痛程度不具备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疼痛平分为(1.4±0.1)分,术后一周为(0.7±0.3)分,均低于B组、C组。A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为(7.3±2.1)min,与C组比较P>0.05;A组患者水肿人数3例,少于B组、C组,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91.3%,B组、C组分别为56.5%、65.2%,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老年急性牙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牙髓炎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观察组7.3%(3/4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老年急性牙髓炎的临床价值高,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新生儿科护士对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床旁母乳喂养宣教,观察其对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产科出生,并于生后24小时内收入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852例,根据是否对产妇进行床旁母乳喂养宣教分为对照组(n=373)和宣教组(n=479)。对照组由产科及新生儿科护士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宣教组在此基础上,由受过培训的新生儿科护士在患儿入院第二天到产妇床旁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并介绍患儿入院后情况。结果宣教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30.31%(89.56%vs59.25%,P<0.05),且足月儿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10.71%(18.71%vs8%,p<0.05),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4.47%(5.65%vs1.18%,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进行产科床旁母乳喂养宣教可有效提高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促进院内新生儿母乳喂养。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行为干预改善成人正畸治疗患者牙科焦虑和社交焦虑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于2013年7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实验组患者则需要应用心理行为干预进行有效的护理。并使用改良柯式牙科焦虑量表以及社交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牙科焦虑以及社交焦虑的临床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的患者的有效干预发现,首次进行正畸治疗时,其牙科焦虑量表评分为实验组10.25±3.51,对照组12.46±3.68。出现焦虑的人数比例为实验组10.6%,对照组25.3%。经过干预治疗1年后,社交焦虑量表评分为实验组35.16±10.12。对照组59.36±9.45。社交焦虑发生率为实验组20.05%,对照组30.9%。其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年的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科焦虑以及社交焦虑评分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过程,容易发生牙科焦虑以及社交焦虑,而在牙科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其焦虑症状,应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讨论,防止输血患者在输血的时候出现溶血症等相关并发症,为临床输血患者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的300例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患者,在对这些输血患者进行输血之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分析这300例输血患者的检验阳性率,同时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300例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进行分析。300例输血患者中一共出现5例不规则抗体患者,患者阳性率达到1.67%。其中,180例男性输血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为阳性,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检验率为1.11%;120例女性患者中有3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为阳性,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检验率为2.5%。从不规则抗体阳性检验率来看,男性患者抗体阳性检验率低于女性患者抗体阳性检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可以有效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门诊青光眼患者实施人性化随访性护理在用药依从性方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我院门诊接受诊疗的81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及家属均对此研究知情,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随访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个组别,所有病人门诊入院就诊时均接受常规青光眼有关的健康知识宣教,而随访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仍对患者实施人性化随访护理,以监督遵义行为,同时了解病情转归,观察两组病人经不同护理后所取得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加以随访护理,随访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用药依从性两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青光眼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再施以随访性护理,能显著提高疾病认知度,进而指导遵医行为,改善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