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再骨折发生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为预防术后再骨折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因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57例。术后随访6个月,随访中再次出现腰背部疼痛或腰背部疼痛加重者,行胸腰椎X片及MRI检查,确诊出现再骨折患者8例纳入再骨折组。其余随访中无再骨折49例纳入未骨折组。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别统计再骨折组和未骨折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骨密度、PVP手术时椎体内骨水泥的灌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术后随访中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这两组间数据得到与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再骨折的关系。数值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法分析,分类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6个月,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骨折诱因、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椎间渗漏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后提示(1)组间年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性别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骨水泥灌注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VP术后椎体再发骨折与骨水泥椎间渗漏、骨密度情况、术后是否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具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颈动脉体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化学感受器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但因该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复杂,所以术前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是颈动脉体瘤目前术前诊断及评估的重要手段,现将颈动脉体瘤在超声、CTA、MRI/MRA及DSA等各种影像学上表现做如下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提出全麻下行扁桃体挤术更安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行扁桃体挤术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划分为全麻组(A组)与局麻组(B组),对这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这两组患者经过治疗,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效果比较上,全麻组的治愈率远高于局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比较上,全麻组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麻醉失败上,全麻组为0,局麻组有2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扁桃体挤术患者实施全麻,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提高麻醉镇痛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各医院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儿童牙体缺损修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牙体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对观察组患儿给予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修复成功率(93.33%)与对照组患儿(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治疗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儿家长(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与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相比,应用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儿童牙体缺损的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新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我院进行重新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体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总结全口义齿修复经验,提升修复质量。结果所有患者中重新制度的8例,其中5例患者对新义齿非常满意,3例基本满意;其他42例患者均是修复,修复后非常满意17例,基本满意25例。结果表明,此次重新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体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全口义齿修复时,在常规检查诊断的后,根据具体原因对应处理,提升修复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修复时选用生物相容性好且有抗菌效果的材料,牙周牙槽骨缺损严重患者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植骨,选择效果好的精密附着体,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过伸体位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7例76个椎体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术前及术中手法复位,使压缩椎体形态改善后在过伸体位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形态的变化和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椎体内骨水泥注射量3.5~6.0mL,术前骨折椎体前平均高度为原椎体高度的(60.2±14.3)%,术后明显改善恢复至(81.23±13.5)%,骨折脊柱后凸也得到了明显的矫正;术后一周的治疗有效率100%,椎体成形术镇痛和稳定脊柱的有效率,症状缓解与成形术前后椎体形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依存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体成形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7年收治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34.78±7.89ml)、住院时间(11.78±1.12d)(一般3~5天)、术后一天疼痛(3.47±0.43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后能缓解疼痛、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院治疗的62例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为PVP组,另32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为PKP组,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随访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及腰椎功能,另外对比两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增加(P<0.05),局部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与PVP组比较,PKP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P<0.05),局部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P<0.05);PKP组术后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VP组(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用PKP,相较于PVP可更好的恢复患者腰椎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70例8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望作为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并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打鼾、鼻塞及中耳炎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存在打鼾、鼻塞及中耳炎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相对于传统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79例,并观察其VAS评分及Cobb’s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Cobb’s角亦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