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高原反应患者心理护理措施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6月间来我医务室就诊的 90例急性高原反应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90例患者中,有 88例患者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上升、氧合指数上升的问题,且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以及紫绀症状。为了让其积极配合治疗,还采取了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策略。 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紫绀、胸闷以及意识错乱等症状均已全部改善,经过后续治疗后已顺利登机。临登机前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由 过去的78%上升到了 99%。 结论:初进入高原地区时一定不要过度劳累,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并做好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医护人员在接诊急性高原反应病症的患者时要多考虑一下患者自身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接诊速度、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给他们相应的关怀和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诊治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 86 例作为护理对象,分为研究组 43 例,应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 43 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和透析期间的不良反应。 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均带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情绪状态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少。 结论: 将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护理中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透析安全性,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患者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针对出现的焦虑恐惧心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给予正面引导。结果:针对伴有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辅以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沟通及正念减压疗法,疏导了心理压力。结论:通过对住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与恐惧心理问题,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他们对半分为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改善;六分钟步行距离更长,P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诊治的 大面积烧伤患者 24 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2 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疼痛症状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相似,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显著好转,疼痛评分低,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负面情绪,降低应激反应,促进疾病好转,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此次将我院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78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然后以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39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39例采取心理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心理失衡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收治的 72 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分作常规组以及心理组,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而心理组患者则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接受心理失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之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出现的不良症状情况。结果 心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常规组,且出现不良症状的例数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结论 在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当中,心理失衡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关键词:心理失衡;乙型肝炎;慢性;焦虑;抑郁;不良症状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由嗜肝病毒所引发,在我国,约有超过 1 亿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当中,会有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发展为肝硬化、肝脏功能衰竭甚至肝癌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且病情很容易出现复发等,在此背景下,患有该病的患者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比如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再加上社会对于慢性乙肝患者仍然存在歧视等,造成患者的心理失衡情况表现十分突出 [2] 。我院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失衡情况选择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式,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传染病患者当中选择 72 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开展此次分析,本次研究得到了我院相关部门的审批,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为自愿入组接受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在此次研究当中,将以下患者排除:已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意识模糊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表达功能缺失患者、无法配合研究患者。我院根据其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与心理组,每组各 36 例。常规组男性患者 20 例,女性患者 16 例,年龄为 21—61 岁,病程为 2—16 年;心理组患者中男性 22 例,女性 14 例,年龄 22—62 岁,病程 1—17 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 P > 0.05 )。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性质护理干预,包括生活基础护理、健康知识的宣教、饮食护理等,心理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心理失衡护理,主要方式如下: 我院护理人员会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让患者可以信任自己,并且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存在的心理失衡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分析,发现患者的心理失衡情况主要因为个人、社会以及家庭三方面压力所造成。对于患者个人心理压力,护理人员会主动向患者讲解一些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利用图文、视频等进行宣传,让其掌握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培养患者的正确认知。护理人员也会让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与患者进行交流,不断提高患者的信心,让其可以积极面对疾病。此外,护理人员也需要提醒患者养成科学、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患者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等。 对于患者存在的家庭压力,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当中,将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家属,消除患者家属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错误认知以及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爱护,不要歧视患者,更不让责备患者等,要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针对患者的社会压力心理,护理人员可以选择深入社区的形式,利用不同方式向社区民众宣传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与防治措施等,帮助社会群众广泛了解该病,消除社会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恐惧感等 [3] 。 1.3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此次研究的数据处理当中选择 SPSS21.0 软件包进行计算分析,若两组患者的数据在比较后显示结果为 P < 0.05 ,则可视为差异存在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心理状况 2.2 患者不良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接治的 80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 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且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