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初,西方理论界出现科学化倾向,公共行政管理被归入科学的事实领域,伦理学则属于价值领域,两者被人为地分离;行政伦理的结合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从行政学产生之时起,行政管理的价值问题伦理目标就成为学者们思考的一个焦点;20世纪70至80年代,行政伦理真正开始融合,不仅出版了理论著作,而且在行政实践中接受了伦理规范.至此,公共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产生.

  • 标签: 事实领域 价值领域 公共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伦理学
  • 简介:解决经济活动中经济价值道德价值的冲突,谋求两者的和谐协调之途,是经济伦理学的基本任务。、人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经济活动的主观目的性和无限性经济资源的客观制约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性,是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对立的历史根源;经济学伦理学的分离则是其认识论根源。这种对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尖锐、紧张。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伦理学的繁荣则要求经济主体必须谋求两者的有机统一。两者统一、整合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经济伦理:“考虑整体的经济价值”,即经济价值的创造行为要有兼顾道德价值的创造行为,经济决策要有兼顾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顾虑。在解决两者的冲突、保持和谐合作方面,它是一种合适的经济伦理。

  • 标签: 经济价值 道德价值 对立 统一
  • 简介:在传统社会,政治与人生之间有着密切的价值关联。正如一位当代学者所言,"古典政治哲学预设了人的生命有一应然性的目的状态,或者来自本性(自然),或者来自某种超越的旨意(天、神),代表一种终极的理想目标,人的完成在焉。政治生活在人生里有其位置,正是因为政治生活跟达成该一目标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在这样的思考架构里,政治体制、政治价值的正当性,可以由政治生活该一目标的关联导出。

  • 标签: 政治伦理思想 《大学》 形而上 “道” “命” 维度
  • 简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亟需学界探究的学理问题,同时更是一个需要企业家现实践行的实践问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应该说既不是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不是企业、企业少数人甚至企业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不是一种外在驱动,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它是产品益众、财富阳光、创新求变、做强企业,以及心怀天下、仁爱化众感恩图报、回报社会。

  • 标签: 企业家 社会责任 企业 社会
  • 简介:对公共道德概念的把握不仅要从中外公私观念的历史流变中,而且要从现代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的道德诉求中去理解。我们当今的公共道德观念,消极性积极性的公民行为必须同时提倡。一方面在制度设计运行中,处理好如何以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立基,但又能容纳公民公共参与的积极性问题;另一方面,对公民的要求要有两个面相,一是积极的,即有所为,一是消极的,即有所守。有所为,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及公共交往中体现的同情关爱及信任、合作等公共精神;有所守,指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益,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则。

  • 标签: 公共道德 私人自主性 公共参与 公民行为
  • 简介:在康德伦理学中把恶作为一种隐匿的、对立的存在,是不符合康德原意的误读。同时,忽视恶的存在的康德伦理学是不完整的,善恶共同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完整体系。康德伦理学体系细致分析了恶的来源、形态层次以及作用功能。抑恶的伦理并不能用来概括康德伦理学,但对于有限的理性人而言却是必要的。善的培育和生成是在恶的土壤中,要在感性世界中凭借自身的力量克服根据不在此的恶,需要道德信念的坚定、道德偏好的纠正更需要勇气和力量,才能彰显人的德性光辉。

  • 标签: 康德伦理学 抑恶
  • 简介:19世纪后期的英国哲学家克利福德(W.K.Clifford)在《信念伦理学》一文中,从知识伦理标准的角度强调了充分的证据支持在信念形成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他证据主义的立场。随着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科学方法成为思考基本哲学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信念伦理学提出的问题也就愈显重要。哲学家们针对信念伦理学所涉及的证据充分性的问题、知识标准伦理判断的问题以及形而上学信念合理性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当代哲学解读。这也是克利福德提出信念伦理学概念的当代哲学价值所在。

  • 标签: 克利福德 证据主义 信念 知识 道德
  • 简介:罗尔斯的契约论强调公民是正常而充分合作的社会成员,而且它还假定他们的种种天赋才能处于正常范围。在可行能力思路看来,由于这样一种契约主义的方法论,那些具有严重能力缺陷的人不能从正义原则中公平受益,他们甚至被排除在正义原则的选择过程之外了,因此这种理论没能真正保障每一个人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但在罗尔斯的契约论中,作为正常合作成员之基础的两种道德能力应当被理解为是每一个公民所拥有的,而正常能力的假定意在排除能力差异在原则选择过程中的影响,因而它反而是包容性的。在组织有序的社会中,有能力缺陷的人的一些特殊需要确实没有被当作一个基本正义问题来对待,但这一点乃是平等的政治自主性的代价。

  • 标签: 契约论 可行能力思路 正常能力 能力缺陷 政治自主性
  • 简介:战争可以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间的有组织的政治暴力.根据战争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战争伦理大致包括"战争权利伦理"、"战争行为伦理"和"战争责任伦理"三个方面.在战争伦理中最重要的是所谓"正义"问题."正义""非正义"这对概念并非规定战争的客观性质,而是一种煽动人们拥战或反战热情的主观态度和伦理立场的表达.

  • 标签: 战争伦理 正义 权利 行为 责任
  • 简介:家训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本多样。家训精神是以仁义为本,孝亲悌长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诚信友爱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尊师重道是追求真理的法门,知行合一是修身养性的要诀,持戒行善是对治五毒的良方。家训集德性智慧于一体,其终极目的是通过教化使人成贤成圣。这种精神无疑对当今的家庭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家训 德性 智慧 家庭教育
  • 简介:进化伦理学把道德看作是进化的产物。进化思维在解释道德现象时有三个不同程度的涉入,这个区分是依据自然选择在塑造道德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言的。根据一种最弱级别的进化涉入,道德像艺术和科学一样,只是自然选择的间接产物,不受制于机体的生物性;而根据一种最强级别的进化涉入,道德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直接产物,根植于机体的生物性中。这两个级别的进化涉入不能提供对道德的理想解释,一个恰当级别的进化涉入应该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 标签: 进化 道德 伦理学 社会生物学
  •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欧洲近现代民主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规范伦理的具体成因、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并对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说明。笔者认为,麦金太尔在重建传统生活共同体基础上恢复古希腊美德伦理的主张只是一种道德乌托邦幻想,我们应当在努力完善民主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和规范伦理类型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启蒙运动所开创的现代性事业,而不是一味地吁求回归传统。

  • 标签: 民主 法治 规范伦理
  • 简介:网络时代的流行文学是一种市场经济发展和大众传媒进步相对应的流行文化和时尚文化,是社会大众文学趣味和现代传媒传播功能相结合的产物,具备流行性、娱乐性、商业性和碎片性等特征。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网络时代的流行文学在价值层面发生了多元化、功利化及创作者社会责任弱化等方面的转向。对网络时代流行文学进行必要的伦理分析和反思,有助于我们在充分认识文化道德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性批判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 标签: 网络时代 流行文学 伦理反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美德伦理学规则伦理学的对立互竞。这种对立局面导源于对立双方理论动机上的共同错误:单极化企图以及对伦理学限度的认知不足。现实道德生活是多样化的,这就决定了伦理学必须采取多元化的基本概念。因此,美德伦理规则伦理的协同互补将是规范伦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规范伦理学 美德伦理 规则伦理
  • 简介:人工酵母染色体的诞生表明正如科学家所预想的那样,合成生物学有利于增进人类福祉:提供清洁能源、便宜的药物和新型材料等等。但与此同时,一些环保组织者认为合成生物学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要求暂停甚至终止其发展。为了解决这一争议,本文将从伦理学的视角评估合成生物学的风险和利益,讨论过程中还涉及相关的技术挑战。

  • 标签: 伦理学 合成生物学 风险 利益 评价
  • 简介: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历史承担者和开拓者.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民族精神 与时俱进
  • 简介:"人间佛教",是星云法师所倡导的、佛教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崭新走向;"全球伦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旨在积极应对全球化发展态势的一种理论构想。二者的共同指归,在于通过普世性的生活化、伦理化的文化思想创新应对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以保证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如果没有源始深层结构的理论基石的支撑,这种努力可能只是表达了一种良好的愿望或祈使,而不能深入人心、达成共识。对此,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代表和体现其元典精神和思想特质的"性学",有可能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本文通过关于"性学"致思指归和理论要义的发明和诠释,揭明"人间佛教"和"全球伦理"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建构和揭示"性学""人间佛教"和"全球伦理"的本质联系,并为后两者提供思想理论支持和背景文化支撑。

  • 标签: 性学 人间佛教 全球伦理 人的本性
  • 简介:毛泽东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张力。毛泽东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具备体现中国道德国情、传承中国传统伦理共同体精神、反对各种“中国式”旧道德和培育革命新道德的中国特色,同时展现其独特的阐述方法。认识和把握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中国特色方法选择的内在品质,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思想,培育中国道德文化自信。

  • 标签: 毛泽东伦理思想 政治伦理 中国特色 方法选择 唯物史观
  • 简介:改革开放后乡村家庭伦理研究是在传统乡村家庭伦理改造未完成、新型家庭伦理建设具有局限、当前乡村家庭伦理处于困境的情况下蓬勃兴起的。改革开放打破乡村固有的组织结构和惯习,乡村家庭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承受巨大压力以致伦理规则的规范力量被严重削弱,乡村家庭伦理面临现代转型的诸多问题。围绕不断出现的问题,乡村家庭伦理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视角不断拓展,研究深度不断增加,但是乡村社会的整体转型对乡村家庭伦理的要求而言,研究还需要在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对策性上进一步增强。

  • 标签: 改革开放 乡村家庭伦理 背景 视域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