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肺通气麻醉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组(Ⅰ组)和异丙酚-芬太尼组(Ⅱ组),每组各42例,分别于麻醉前(T1)、TLV30分钟(T2),OLV60分钟(T3)、再次TLV30分钟(T4)、手术后(T5)等5个时点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及血红蛋白测定,同时记录各时点心率(HR)、血氧分压(PaO2)、Qs/Qt等参数,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T1、T4时,Ⅰ组HR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4时,Ⅰ组PaO2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Qs/Qt在T2、T3、T4三个时间点低于Ⅱ组的Qs/Q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开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Ⅱ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患者清醒时间缩短,呼吸和循环系统平稳,有利于术后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所收治的60例行口腔残根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共制作了45个牙单位,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来对患者的口腔残根修采用可塑纤维桩来进行修复,对其修复的结果进行记录、评价。结果通过对患者给予一系列的修复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研究的45颗患牙中,41颗患牙修复成功,其余4颗牙齿出现了齿龈炎,其修复成功率达到了91.1%。结论在对患者的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可塑纤维桩的修复效果十分显著,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纤维树脂桩核与金属铸造桩核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牙保存性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纤维树脂桩核与金属铸造桩核两种不同材料恢复前牙外形,进行烤瓷牙冠修复。结果经6—24个月随访,纤维树脂桩核组46例随访,一个桩核松动脱落﹑一个冠核折断﹑一个冠边缘密合性差。临床修复成功率为93.48%,金属铸造桩核组44例获随访,一个牙根折裂﹑一个牙龈变色﹑一个冠边缘密合性差﹑临床修复成功率达93.18%。结论纤维树脂桩核具有美观方便,易操作的特点,金属铸造桩核在强度﹑边缘适合性及固位方面更占优势。医生在前牙修复中应结合患牙本身的条件.选择适应征来确定桩核设计类型,并注意正确临床操作,两种桩核冠都可以取得满意修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桩+Ceramage聚合瓷用于年轻恒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来我院就诊的10-16岁患者。纤维桩+聚合瓷冠修复39例,观察其边缘密合性、耐磨性。结果纤维桩+聚合瓷冠修复39例,成功34例,失败2例。结论纤维桩+Ceramage聚合瓷应用于年轻恒牙修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介:1工程概况南京地铁三号线秣周路站为地下两层侧式车站,车站设计总长198.10m(含配线区风道总长302.98m),标准宽度为20.9m,车站北端宽30m,南端宽22.75m;明挖站前配线长度121.027m,明挖站后配线长度206.477m,站前、站后配线为明挖地下一层矩形结构。秣周路站围护结构为Φ1000@800套管咬合桩,插入比为1:0.7,桩径1m,桩之间咬合200mm,桩间距为800mm,桩长分为27.1m、28.1m、28.83m三种,共计钢筋砼桩869根(以下简称B桩),素砼桩865根(以下简称A桩)。B桩成孔后吊入钢筋笼,然后采用C30水下混凝土灌注成桩,A桩采用C20超缓凝混凝土灌注成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卤米松外用并黑光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病人的皮疹分别单用卤米松和合并黑光照射治疗,第二组病人中一部分病人皮疹单用卤米松外用,另一部分病人皮疹用卤米松合并黑光照射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无论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合并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结论卤米松联合黑光照射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便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卤米松外用并黑光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病人的皮疹分别单用卤米松和合并黑光照射治疗,第二组病人中一部分病人皮疹单用卤米松外用,另一部分病人皮疹用卤米松合并黑光照射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无论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合并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结论卤米松联合黑光照射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便宜。
简介:摘要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有效教学”模式的深入和拓展。“活动单导学”在项目课程《中国旅游地理》中的运用是对这两种有效教学模式进行融合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小切口手术治疗单阶段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摘取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之间所收治的38例单节段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进行治疗,对手术方法及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按照Macanab评分标准,治疗结果分为优84.21%(32/38)、良10.53%(4/38)和差5.26%(2/38)。优良率为94.76%。结论小切口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小,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比较Dynesys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46例。根据患者手术节段分为单节段组(32例)和多节段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以及近端相邻节段的椎间活动度。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30(24~52)个月,两组患者ODI指数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0.5±5.7)%,多节段组(21.2±9.8)%;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2.2±4.3)%,多节段组(15.3±6.9)%,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VAS评分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9±1.3,多节段组3.2±1.4;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4±0.3,多节段组1.6±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ODI与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11.3±2.7)mm,多节段组(11.1±2.0)mm;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0.8±3.1)mm,多节段组(10.3±2.2)mm,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4.3±2.4)°,多节段组(4.6±2.7)°;末次随访单节段组(4.8±2.2)°,多节段组(5.3±2.0)°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时单节段组(9.1±2.1)°,多节段组(8.5±1.8)°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末次随访时单节段组(10.3±2.7)°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单节段组大于多节段组(9.1±3.0)°(P<0.05)。结论单节段与多节段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