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在通过siRNA(small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沉默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entriticcells,DC)的Smad3,阻断TGF-β1/Smad3传导通路,并在外源性TGF-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β1)的作用下对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影响。方法:针对设计Smad3特异性siRNA利用RNAIMAX转入DC细胞并用Westen-blot法检测Smad3的沉默效果。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mGM-CSF)和重组人白介素-4(hmIL-4),刺激DC成熟。利用反复冻融的方法提取乳腺癌细胞MCF-7的全抗原。实验分组:Control-DC-冻融抗原(Ag)组、TGF-β1-Control-DC-冻融抗原(Ag)组、TGF-β1-Negtive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和TGF-β1-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流式检测各组DC成熟表型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DC上清IL-12的水平,CCK-8法检测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瘤活性。结果:TGF-β1-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表面成熟标志CD80、CD83、CD86、HLA-DR(P〈0.05)及IL-12分泌水平(P〈0.05)明显高于TGF-β1-Control-DC-冻融抗原(Ag)组和TGF-β1-NegtivesiRNA-Smad3-冻融抗原(Ag)-DC组。且TGF-βI-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瘤活性较TGF-β1-Control-DC-冻融抗原(Ag)组、TGF-β1-Negtive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明显增强。结论:通过沉默DC的Smad3的方法,阻断TGF-β1/Smad3传导通路,能逆转TGF-β1对DC分化发育和递呈乳腺癌相关抗原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在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我院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3~24月龄的小儿及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3~12月龄基础免疫组小儿要高于15~24月龄基础免疫组小儿,P<0.05;且夏秋季相对于冬春季不良反应发生率要较高,P<0.05。结论采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在15~24月龄小儿中不良反应更少,且在冬春等温度较低的季节接种更为适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值。方法将80例恩替卡韦治疗1年DNA转阴但仍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继续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0例加用调控免疫方,12周、24周时用Fibroscan测量患者的肝脏硬度值。结果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组患者的肝脏硬度值较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组显著下降。结论调控免疫方有明显的改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治疗高龄BPH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年龄≥75岁、确诊为OAB的BPH患者30例,给予索利那新治疗,每日1次,每次5mg,治疗周期3个月。治疗前后以排尿日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患者感知膀胱症状情况分级量表(PPBC)、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对疗效及服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的24h平均尿急次数、24h平均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每周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好转;IPSS、OABSS、PPB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例患者出现轻度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情况,停药1周并加用α受体阻滞剂后缓解。结论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治疗高龄BPH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黑核白内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黑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之后第1天检查本组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的UCVA在0.30及以上,12例患者的UCVA在0.01~0.30之间,3例患者的UCVA在0.10以下;对患者进行4~11个月的长期随访,发现有47例患者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在0.30及以上,3例患者存在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萎缩,BCVA仅为0.10。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黑核白内障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完全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治疗肺部多种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其中肺癌有59例,肺部的良性疾病支气管扩张25例、肺错构瘤13例、炎性假瘤10例、肺大疱18例、肺囊肿5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右肺上叶切除28例、右肺下叶切除23例、右肺中叶切除24例、左肺上叶切除26例、左肺下叶切除19例。对肺癌患者还需进行淋巴结的清扫。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有3例在手术中由于出血进行中转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成功进行了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的清扫。手术过程中无患者死亡。进行手术的时间90-260min,出血量50-50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10天,术后有1例发生肺不张,有1例乳糜胸,对症治疗后痊愈,对术后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有2例肺癌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但无复发。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对治疗肺部多种疾病是安全的、可行的。
简介: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切除和开腹手术切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13年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LAP组)和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OPEN组)的对比性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临床效应指标,并进行文献质量评分,采用RevMan5.1软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相关文献共169篇,最终纳入19个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LAP组与OPEN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5.17,95%CI为-16.59~6.26,P>0.05),但LAP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OPEN组(WMD=-58.93,95%CI为-82.51~-35.34,P<0.05)。术后恢复方面,与OPEN组比较,LAP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WMD=-0.70,95%CI为-0.96~-0.45,P<0.05);进食时间早(WMD=-1.33,95%CI:-1.82~-0.83,P<0.05);总体并发症少(RR=0.40,95%CI为0.24~0.66,P<0.05);住院时间短(WMD=-3.21,95%CI为-3.90~-2.52,P<0.05)。结论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简介:来曲唑是一种口服芳香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绝经期女性乳腺癌。一项单剂量、随机、开放、双向交叉研究比较了2种2.5mg的来曲唑片剂在空腹状态下的中国健康绝经期女性志愿者的人体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在给药前以及给药后0.25、0.50、0.75、1.00、1.25、1.50、2.00、2.50、3.00、3.50、4.00、6.00、8.00、12.00、24.00、48.00、72.00、96.00、144.00、192.00和240.00小时采集血样。采用LC-MS/MS法测定来曲唑的血浆浓度。安全性的评估包括监测不良事件、生命体征及临床生物学数据等。共入选了30位中国健康绝经期女性受试者,由于1位受试者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生物等效性研究仅包括了29位受试者的数据。lnCmax,AUC0–t,AUC0–∞的90%CIs分别为99.55%–115.17%,97.35%–103.50%,97.29%–103.96%,这些数值均满足生物等效的标准。1位受试者(3.3%)服用参比制剂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10位受试者(33.3%)发生了13例次的轻度不良事件(4位受试者服用受试制剂发生4例次轻度不良事件,6位受试者服用参比制剂发生9例次轻度不良事件)。来曲唑单剂量2.5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绝经期女性受试者人体生物等效,两种药物在中国健康绝经期女性受试者中耐受性良好。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TRC-11001457。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VPA)抑制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neuritis,EAN)的机制。方法3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2只,应用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治疗组于免疫当天至第15天每天腹腔内注射300mg/kg丙戊酸钠,模型组、正常组同时点注射等量的PBS。观察发病情况,坐骨神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改变,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Foxp^3+Treg细胞含量及淋巴结中肿瘤坏死因子OL(TNF-α)、1干扰素(IFN-1)、白介素17(IL-17)和β型转化生长因子(TGF—B)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最初发病时间迟于模型组,其高峰期神经系统体征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Foxp^3+Treg细胞所占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所占百分比低于模型组,Foxp^3+Treg细胞所占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淋巴结中TNF—α、IFN-γ和IL-17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TGF—β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丙戊酸能够抑制EAN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对EAN有治疗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年龄大于7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溶栓组22例和常规组24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溶栓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出血发生率13.6%,无因溶栓药物并发症死亡者。结论对于高龄心肌梗塞患者,早期溶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衰发生率及病死率,如无绝对禁忌症,大于75岁老年人不应是溶栓治疗的禁区。
简介:目的:通过文献荟萃分析,评价津力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法检索相关文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FPG、2hPG、HbA1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PG、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治疗组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