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肩峰前外侧扩展入路并Philos钢板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安全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2例,均应用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按不同入路分为肩峰下前外侧入路组22例和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创伤、骨折愈合、疗效及功能恢复(肩关节Constant评分)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完成至少8个月的随访。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组比较,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骨折均能如期愈合,肩关节活动以及上臂外侧皮肤的感觉功能均没有受影响,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可行又安全的。另外,依据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估疗效,肩峰下前外侧入路组优良率达95.4%,明显高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组的85%(P<0.05)。因此可以将肩峰下前外侧扩展入路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手术入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成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成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前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术后伤口患者均为I期愈合,患者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为(13.7±1.9)周,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5.4%,患者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情况,术后评估DR显示所有患者胫骨平台塌陷情况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前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成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有非常好的效果,为双钢板提供坚强内固定,利于早期锻炼,具有使用价值。
简介:背景与目的:微创手术是当代神经外科的基本理念,本研究应用锁孔入路的理念,设计幕下小脑上远外侧锁孔入路,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0具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幕下小脑上远外侧锁孔手术入路:体位呈侧卧位,头向对侧旋转95°~105°,取自星点上方0.5cm,垂直于横窦的纵向下行5cm直线形切口,于星点上方钻孔,铣刀取下直径约2.5cm的骨瓣,骨窗位于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切开硬膜,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结果:向后侧牵拉小脑的天幕面,沿小脑半球前外侧缘逐渐深入,暴露岩上静脉、Meckel腔。小脑上动脉的外侧中脑段通常走行于三叉神经根内侧,从腹内侧方压迫三叉神经根部。滑车神经走行在中切迹及中后切迹交界处,包裹在环池内的蛛网膜套袖内,易于辨认。结论:幕下小脑上远外侧锁孔入路具有解剖学的可行性。应用直径约2.5cm骨窗,可达到对岩上静脉、三叉神经根、Meckel腔、中脑外侧结构的清晰显露。该入路可作为中脑外侧区域病变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采取踝关节骨折术后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踝关节骨折手术后进行踝关节功能的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手术后采取常规传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分析X线检查结果以及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术后康复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5%,92.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62.5%,72.5%。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踝关节骨折进行手术的画着进行早期踝关节现代康复治疗,并且通过评测表进行评分的康复治疗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是非常简便有效的康复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ANK)功能康复治疗对ANK骨折术后的影响和疗效。方法:试验抽取手术病例数共80例,疾病名称均为ANK骨折,均在20210.10~2022.10内完成治疗,试验前按排号(单双号)将例病例均分为2组(40例/组),分别命名为甲组(单号)和乙组(双号)。乙组方案为ANK功能康复治疗,甲组方案为常规术后康复治疗。对比指标包括疼痛程度(VAS)、ANK功能(AOFAS)等评分及疗效结局。结果:试验后对VAS、AOFAS等评分做出分析和统计,结论中乙组治疗各分值均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总有效率做出分析和统计,结论中乙组具体为90.0%高于甲组70.0%(P<0.05)。结论:ANK功能康复治疗对ANK骨折术后的疗效优良,可缓解疼痛,促进ANK功能和骨折处恢复,可积极推广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析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用于医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中需选择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之间接受的患者群体之中。针对研究对象所患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疾病,施以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措施,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观察其是否存在住院感染等并发症,并在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到两年内进行随访调查,随访结果显示,40例研究对象的创伤均于手术后I期痊愈,且膝关节活动情况恢复正常水平,统计Lysholm评分水平,治疗前与随访期间所获取的数值水平差距较大,且最后一次随访时所得的Lysholm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治疗与此次调查中的研究对象病情相似的病例时,可以优先考虑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方式,该方式能够展现出简便、安全等优势,能够帮助医师更好地探查清楚骨折区域的情况,从而顺利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析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用于医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中需选择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之间接受的患者群体之中。针对研究对象所患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疾病,施以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措施,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观察其是否存在住院感染等并发症,并在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到两年内进行随访调查,随访结果显示,20例研究对象的创伤均于手术后I期痊愈,且膝关节活动情况恢复正常水平,统计Lysholm评分水平,治疗前与随访期间所获取的数值水平差距较大,且最后一次随访时所得的Lysholm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治疗与此次调查中的研究对象病情相似的病例时,可以优先考虑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方式,该方式能够展现出简便、安全等优势,能够帮助医师更好地探查清楚骨折区域的情况,从而顺利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临床分析,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性骨折患者共计60例,选择腰麻、腰硬联合麻醉,做好肌肉松弛,给予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切开复位,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分析,其中手术时间平均值、出血量平均值、住院时间平均值、并发症值分别为65.50±10.50min、55.20±1.25ml、12.40±2.35d、无,整体效果较好。结论:对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进行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在充分显露骨折区域,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整体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经外侧裂入路、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接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手术患者 。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背景下, 对照组实施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 Barthel 评分、血肿清除率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6.7%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为 6.7% ,两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患者的手术效果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相比,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改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身体指标,促进病情的改善。经外侧裂入路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13~36个月[(23.9±7.4)个月]。5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髂腹股沟组),7例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腹直肌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定骨盆功能,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定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72个月[(46.0±18.5)个月]。髂腹股沟组和腹直肌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95.0±95.3)min和(165.1±52.2)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0.0±65.2)ml和(225.7±92.0)ml(P>0.05)。髂腹股沟组3例术后双侧髂骨翼发育不对称;腹直肌组1例因伤后有髂骨骺板骨折脱位,同时出现髂骨翼发育异常,但不影响下肢功能。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髂腹股沟组优1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60%;腹直肌组优4例,良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71%(P>0.05)。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定标准:髂腹股沟组满意3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60%;腹直肌组满意7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达100%(P>0.05)。结论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均可完成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的复位及固定,与髂腹股沟入路比较,腹直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时间更短,对骨盆周围骨骺结构损伤相对较小。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改良 Stoppa入路在治疗 骨盆及 髋臼骨折中的临床 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10 月 -2017 年 10 月收治的 46 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其中骨盆骨折患者 26 例,髋臼骨折患者 20 例,均采用改良 Stoppa入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术后 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46 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60~ 135 min,平均 95 min,切口长度为 7~ 13 cm,平均 8.5 cm,术中出血量为 100~ 1150 ml,平均( 326.17.8) ml,术后 1例患者出现阴囊肿胀, 2例患者发生腹部切口浅表感染,无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钢板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7.1%,疗效根据 Matta功能标准评定优 30例,良 9例,优良率为 92.9%,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 12.6周。结论:改良 Stoppa入路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解剖清晰等优点,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受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大张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GPRVS)启发,探索改良开放TEP入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择期手术患者30例,男25例,女5例,采用经腹直肌外缘入路行开放TEP术。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结束,手术时间控制在20min/侧,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血清肿,经穿刺抽液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论我科探索的"改良开放TEP术",选择腹直肌外缘切口,更大限度的降低对腹股沟管与肌肉的创伤,并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手术入路更简单,易于掌握,更适合在临床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盆髋臼骨折的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经改良Stoppa入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方面,使用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恢复的速度较快,不容易引起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十分有效的一种办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改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1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髓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5~110min、平均87min,术中失血量200~700ml、平均330ml,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感染发生12例患青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定按Majeed评分标准:优10例、良2倒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显露清晰、复位固定相对简单、疗效好等优点,是骨盆前环骨折显露及固定的不错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行传统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0例),将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的设为研究组(30例),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效果及远期随访。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复杂髋臼骨折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