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重症瓣膜病心脏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实验组(n=28)和单纯顺行灌注对照组(n=28)。实验组在阻断升主动脉后首次做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或切开直视灌注冷心脏停搏液,首次剂量为15-20ml/kg;以后每间隔30分钟,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冷心脏停搏液,每次剂量为10ml/kg。对照组只采用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或切开直视灌注冷心脏停搏液,每30min重复灌注一次。结果实验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为57%,对照组自动复跳率为3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用量以及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适合于重症心脏瓣膜病直视下瓣膜手术患者,能显著提高体外循环质量,增强心肌保护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重建腓肠皮瓣感觉功能的新方法的疗效,并分享经验。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应用腓肠皮瓣修复手、足创面12例。12例24侧小腿,术前均行血管CDFI检查,穿支部位距外踝尖6.8~20.5 cm,均值为12.5 cm;根部内径1.0~1.8 mm,均值为1.35 mm;术前血管根部血流速度为28.7~51.6 m/s,平均38.8 m/s。为重建皮瓣感觉,8例逆行设计的游离腓肠皮瓣,将穿支远侧的腓肠神经或腓肠内、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进行缝接;2例螺旋桨腓肠皮瓣,将小桨侧的腓肠神经断端与皮瓣供区近侧缘皮神经进行直接缝接或桥接;2例远端筋膜蒂腓肠皮瓣,行外踝以远纵行切口,分离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远端切断旋转后与受区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进行缝接。将这种通过缝接皮瓣原远侧皮神经重建感觉功能的方法定义为逆行缝接神经法。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门诊随访,时间6个月~1.5年,检测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时,均排除了通过创基神经长入恢复皮瓣感觉的部分。根据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制定的感觉功能评定标准,感觉恢复S4 1例,S3+ 8例,S3 2例,S2 1例。结论逆行缝接神经法重建腓肠皮瓣感觉功能疗效确切,并可显著增加该类皮瓣感觉功能重建机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预测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经桡动脉逆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的效果。方法CTO患者296例,经桡动脉逆行PCI治疗并进行护理风险预测评估。⑴心理心理危机疏导贯穿整个住院过程至出院;⑵心肾功能预防肾功能损伤,在水化治疗过程,根据尿量和心功能调节滴速,密切24h出入量和心率、心律、心力及心电图改变;⑶并发症的风险预测管理①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先兆。②急性或延迟性心包填塞.③出血及心律失常等。结果296例患者中出现不良事件25例(8.4%),其中有术中植入临时起搏器6例(2.0%),迟发性心包填塞4例(1.4%),术侧前臂肿胀15例(5.0%)。结论风险预测护理是提高经桡动脉逆行PCI术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类Y形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对90例(102只眼)泪道阻塞病人实施了类Y形硅胶管逆行置入术。病人可以住院或亦可在门诊手术。治疗1年随访20只眼,治愈率75.00%,有效率95%;治疗半年治愈率80%;有效率94.50%;治疗3月时随访102只眼,治愈率95.1%,有效率99.00%。结论类Y形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是一种颜面部无手术疤痕的微创泪道疏通手术方法,简便、安全、易行,经济实用和临床效果肯定。实用于各种不同部位泪道阻塞,特别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病人再治疗,可重复操作,适应范围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实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桡神经浅支为蒂的逆行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在修复手部爆炸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18例手爆炸伤创面彻底清创后应用逆行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转移覆盖手部创面。结果18例患者皮瓣及植皮全部或大部成活,2例因静脉回流受阻,皮瓣远端出现水泡,水泡给予刺破引流,保护表皮,后期痂下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色泽、弹性及感觉好,无需行皮瓣修整,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逆行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爆炸伤创面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为修复手背及手指爆炸伤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ENBD)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30例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ENBD)的护理,结果本组30例病人经住院行ENBD后,腹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淀粉酶逐渐恢复正常,治愈出院。结论术前耐心细致的解释,术后鼻胆管引流疗效的观察、导管的护理、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简介:摘要逆行冠状静脉乙醇消融作为常规药物和导管消融无效的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被应用于临床,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该技术相关的原理、发展经过、操作流程、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主要并发症、具体应用数据)、局限性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旨对该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