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在护士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参与新冠疫情防控的42名护士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21名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21名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进一步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干预前,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职业压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职业压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在护士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护士的心理情绪,缓解职业压力;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体检的126例首发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心理护理。护理工作结束后,采用汉米尔顿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首发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将该护理方法推广应用到临床当中。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探究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从而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女医生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使用《临床医生职业压力源量表》和一般健康量表(GHQ-12)对436名临床医生进行测查,并与其他普通人群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36名调查对象中,女性290人,男性146人。结果显示,女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人群。18.6%的女医生为心理问题低危人群,27.6%为中危人群,54.8%为高危人群。居于前3位的职业压力源是外部环境、工作负荷和组织管理。女医生自评压力大于男医生,但压力源得分低于男医生(P=0.000)。女医生部分工作压力源在家庭情况、医院级别、工作年限及职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医生的工作压力源各因子几乎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而男医生的工作压力源因子几乎与心理健康水平无相关。职业发展、人际关系、职业兴趣和工作负荷对女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女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工作压力对女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男医生。
简介: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对陕西省319名高校教师进行了关于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①男性教师在工作压力维度社会支持上低于女性;自然科学类的教师在工作压力学校管理维度上高于人文社科类教师;讲师比其他职称在3个维度上有较高的工作压力。②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普通人群,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及其他等方面的症状。③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来源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业务负荷、社会支持、职业期许、学校管理、个人生活。④工作压力大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并存在明显线性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是社会支持方面的压力,其中,各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有效的单独和共同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