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7年9月—2018年3月本中心60例行D-TACE治疗的HCC患者,根据载药微球种类将其分为A组(30例,DCBead)和B组(30例,CalliSpheres)。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学变化,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患者1月,A组疾病缓解率为70%,疾病控制率为90%,B组疾病缓解率为73.3%,疾病控制率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P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为主,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种载药微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骨科创伤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骨科创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患者)与实验组(56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微创技术治疗及常规手术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换药次数以及术后恢复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78.57%,组间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换药次数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技术在骨科创伤治疗中应用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切口恢复时间的同时,还降低了感染几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创拔牙术在口腔临床的有效应用。方法 抽取作者 2016年 10月 -2017年 10月收治的 80例阻生智齿拔除病患,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全体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拔牙术与微创拔牙术,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不论是手术时间还是疼痛持续时间,观察组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 33%)病患术后并发症控制情况远远优于观察组( 10%),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正确应用微创拔牙术可以有效缩减手术治疗、疼痛持续时间的条件上减少和规避术后并发症,有着口腔科实施有效性、安全性等现实价值,非常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龋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传统高速车针去腐治疗)及观察组(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各35例。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效果确切,患者痛感程度低,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微创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微创技术实施有限切开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其Neer肩关节的功能评分均值明显的高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的长度等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骨折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以及疼痛程度较轻等优势,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老年性微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性脑微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72例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分别进行T1WI、T2WI、FLAIR和磁敏感成像(SWI)扫描,对比不同序列扫描结果。结果T1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13.9%,T2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20.8%,FLAIR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61.1%,S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94.4%,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性脑微出血患者磁敏感成像序列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价值,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