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脊髓损伤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所致脊髓损伤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SWI序列及MRI扫描,同时分析常规序列、SWI序列出血价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SWI组水肿、挫伤、出血等显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SWI组扫描显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伤所致脊髓损伤出血中,水肿最多,明显高于坏死、增粗及出血,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表现脊髓损伤病灶范围,属于脊髓损伤的临床理想检查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磁敏感序列SWAN(T_2*-weightedangiography)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所有患者在发病3天内均进行CT和MR检查,MR检查序列包含T_1FLAIR、T_2WI、T_2FLAIR、SWAN序列。对比分析它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结果在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常规T_1FLAIR、T_2WI、、T_2FLAIR序列上异常信号计数明显低于CT,而SWAN在确定病变的数量及范围方面要优于CT。结论SWAN序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高,应作为检查SAH的常规首选序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序列—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多定量参数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EC的患者资料,其中MSI 13例,微卫星稳定(micro satellite stability,MSS)2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5 T MRI检查,扫描序列包含ESWAN,经后处理生成幅度图、相位图、R2*图和T2*图。由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例肿瘤实质区的幅度值、相位值、R2*值和T2*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两名观察者对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例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有差异的参数预测EC MSI的效能。结果两名观察者测量各组数据的一致性较好(ICC> 0.75)。MSI组的R2*值[(15.303±2.274) Hz]大于MSS组[(13.051±1.595) Hz],MSI组的T2*值[(71.883±8.323) ms]小于MSS组[(84.246±12.553)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幅度值、相位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R2*值和T2*值预测EC MSI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0.797、84.6%、63.6%和0.787、84.6%、68.2%。结论ESWAN序列的R2*值、T2*值能够预测EC MSI,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合压缩感知技术与敏感度编码技术的3D mDixon序列以及3D Vane序列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3.0 T MR对23名健康志愿者(男性13例,女性10例)分别采用自由呼吸3D Vane、屏气3D mDixon sensitivity encoding (SENSE)与3D mDixon Compressed SENSE (CS,压缩感知)序列进行上腹部MR扫描,按照上述技术分为A、B、C组。由2名观测者分别对肝脏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并在肝门水平肝脏的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及其相应层面同一相位方向的右侧竖脊肌划定感兴趣区,测量三组图像肝脏及竖脊肌的信号值(signal,SI)、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值,分别计算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分别使用Wilcoxon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对三组肝脏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SNR、CNR及三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2名观测者对A、B、C三组图像的客观测量数据与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和ICC值均大于0.75)。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3±0.56、4.7±0.56、4.7±0.56。B、C组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肝右叶前、后段和肝左叶内、外段的SNR、CNR分别为8.03±3.08、29.25±7.08、29.25±7.08、8.03±3.08;15.75±5.37、43.89±10.30、40.27±12.49、11.37±5.42;16.95±5.48、46.55±10.47、46.56±10.48、16.95±5.48。B、C组图像肝右叶前、后段的SNR、CNR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图像肝左叶内、外段SNR、CNR也均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图像肝右叶前、后段、肝左叶内外段的质量评分及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 Vane的扫描时间为111 s;相对于结合SENSE的3D mDixon序列,结合CS的3D mDixon序列扫描时间缩短约15.3% (15.1 s与13.1 s)。结论相对于自由呼吸3D Vane序列,屏气结合SENSE的3D mDixon序列与结合CS的3D mDixon序列能有效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提高图像质量,并且显著缩短扫描时间。而CS技术可以进一步缩短扫描时间(减少约15.3 %),对于难以坚持屏气15 s以上的患者的肝脏扫描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结合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31例脑出血病例,平均年龄85.6岁。采用PHILIPSMRSystemsIngenia3.0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全部采用SWI及常规T2WI、T1WI、FLAIR序列扫描,对各序列病灶的显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WI100%(29/29)、T2WI51%(15/29)、T1WI62%(18/29)、FLAIR55%(16/29)。其中脑内微出血的显示率SWI100%(3/3),其余序列T2WI、T1WI、FLAIR都未见明显显示。海绵状血管瘤显示率SWI100%(10/10)、T2WI80%(8/10),T1WI20%(2/10)。静脉畸形显示率SWI100%(2/2),其余序列T2WI、T1WI、FLAIR都为零显示。出血性脑梗死显示率SWI100%(3/3)、T1WI33%(1/3)。结论SWI对脑出血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磁共振常规序列,是脑内微出血灶检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磁共振常规序列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简介:牙本质敏感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牙本质敏感机制是流体动力学理论。牙体硬组织的缺损和牙龈退缩所造成的牙本质暴露是牙本质敏感发生的前提。牙本质敏感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患者的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属于排除性诊断。牙本质敏感在我国成人中比较普遍,患病率为29.7%。我国口腔医生对牙本质敏感的相关知识和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预防牙本质敏感首先必须改变或去除危险因素。牙本质敏感的治疗原理包括减少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和(或)阻断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传导。抗敏感牙膏是首选推荐的、适合患者自己使用的一种牙本质敏感控制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中运用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本院影像科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7年6月到2019年5月间)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3.0T西门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分析总结诊断结果。结果实施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检出率100.0%与常规序列检查结果98.8%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对高血压脑出血点状微出血灶检出率100.0%及出血灶总检出率100.0%与常规序列检查结果28.6%、90.5%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患者实施T1WI序列扫描时表现为高信号48例,低信号9例,等信号5例,混信号18例。实施T2WI序列扫描时表现为高信号3例,低信号33例,等信号4例,混信号40例。实施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时血肿边界清晰,且呈现为点状或片状低信号及极低信号影,8例患者扫描时出现单个或多个常规序列未显示的微小极低信号影,47例患者检查时病灶显示范围较常规序列增大。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中运用3.0T西门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效果良好,可结合常规序列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