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2004年6月29日,“雾霾”一词开始在天气新闻中出现。当日的《北京日报》第八版发表题为《本市昨出现少见雾霾天》的报道。媒体的报道并非能让大众充分了解雾霾的严重性。本文将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探析雾霾新闻语篇中的信息缺失现象。
简介:语篇是一个充满争议并且广受关注的概念。在相关学界讨论语篇的众声喧哗中,“修辞结构理论”(RST)以其独特的切入点引起广泛而持续的兴趣。这是一个以“修辞”的名义研究语篇组织原理的理论模式。它通过识别使语篇的多模态成分得以组合为功能单位的“修辞关系”,揭示由处在不同层面的这些关系自下而上递进交织而在语篇中形成的全覆盖、级差化的单一修辞结构(singleoverarchinghierarchicalrhetoricalstructure),为判断语篇的连贯性确定了一个独特的标准,同时也为理解语篇的总体目标及其实现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无启发的视角。然而,假如将修辞结构理论置于当代修辞思想及语篇理论发展的大视野中加以考察,则不难看出将该模式用作阐释工具所造成的问题远超过它所能提供的帮助。考虑到语境已成为主流语篇研究的着眼点,修辞结构理论对文本本身的专注凸显了其阐释能力的局限。另一方面,该理论所预设的“修辞”及“修辞关系”与修辞学界对“修辞”的主流理解也相去甚远。将“连贯”确定为探索语篇组织原理的核心议题尤其使人对这一模式的“修辞”属性生疑。对修辞研究而言,该理论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它将注意力引向在语篇研究中构筑起一个有别于主流路径的修辞视角的可能性,促使修辞学家思考跟语篇及其概念化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简介:<正>古今诗文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写人物对某种事物的看法,鼓打不到点子上,偏离实质或实际。但理乖而情至,唯其如此,才生动地、充分地传达出了人物细腻、微妙、复杂的感情,并使诗文含蓄徐迂,耐人咀嚼,或新颖别致,醒人耳目。我们称这种修辞手法为偏语。如崔国辅《王孙游》:"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应由春草误,著处不成归。"作客他乡,萍游东西,关山迢递,欲归不能,与春草何关?写主人翁怨及春草,实在不合事理;不过,刻骨的相思,良辰无绪的心情,却由此得以充分显露。
简介: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丽江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文化名城,以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旅游业使得丽江与国际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英译公示语大量出现在丽江的公共场所。该文以丽江市城内几家医院实地采集到的英译公示语作为语料研究对象,对丽江市医疗卫生行业公示语的英译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