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效果及SAS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情况、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肝硬化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已确诊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系统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共计35例,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另外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自动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对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通过应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对提高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依从性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借助实验探究法就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机制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中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56例患者均等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监护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早期预警评分机制。就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合格交接率进行对比。 结果: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交接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预测上消化道出血(UGIH)的临床评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患者。根据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UGIH组40例和无上消化道出血(NUGIH)组163例。收集入院时基线变量用于静脉溶栓后预测UGIH。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UGIH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建立量化的预测UGIH临床评分方法。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来评估风险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用最大约登指数来确定预测UGIH的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χ2=4.825,P=0.037),年龄(χ2=16.927,P<0.001)、心房颤动(χ2=14.176,P<0.001)、入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χ2=29.075,P<0.001)、鼻胃管(χ2=47.339,P<0.001)和抗血小板治疗(χ2=56.585,P<0.001)与UGIH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NIHSS评分(OR=2.902,95%CI:1.053~8.003)和鼻胃管(OR=6.300,95%CI:2.281~17.404)是影响UGIH的独立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命名为N2,总分值3分。N2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ROC 0.828;95%CI:0.758~0.899)。临界值为2,敏感性为0.775,特异性为0.791。N2评分≥2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有UGIH的风险。结论N2评分可作为老年AIS静脉溶栓患者预测高危UGIH的有效预测模型。N2评分≥2的患者需要预防UGIH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前Naples预后评分(NPS)对胸段食管鳞癌接受放化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泰兴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12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治疗前NPS评分分为0分组(18例)、1或2分组(60例)、3或4分组(45例)。治疗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预后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23例入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5.0%, NPS 0分组、1或2分组和3或4分组有效率分别为88.9%、73.3%和44.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和NPS(1或2分组和3或4分组)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HR=1.633、0.225、4.002、0.320、2.909、6.59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治疗方法(HR=0.214, 95%CI 0.105~0.436, P=0.001)、NLR(HR=2.547,95%CI 1.248~5.199,P=0.010)与NPS(1或2分组:HR=1.913,95%CI 1.377~9.691,P=0.033;NPS 3或4分组:HR=3.349,95%CI 1.548~10.449,P=0.003)是疗效的独立因素。单因素生存分析的结果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NLR、LMR和NPS(1或2分组和3或4分组)均与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密切相关(HRPFS=1.480、0.364、2.129、0.635、3.316、6.599,P<0.05;HROS=1.149、0.308、2.306、0.609、3.316、6.599,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NLR与NPS(1或2分组和3或4分组)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1.408、0.367、1.518、3.279、6.233;95%CI:1.069~1.854、0.261~0.516、1.078~2.139、1.405~7.653、2.439~15.875;P<0.05),也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PS预后评分在预测胸段食管鳞癌放化疗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不同放疗模式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探讨不同预后评分下补量放疗的最佳获益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634例。按照不同放疗模式分为无放疗组330例、单纯全脑放疗(WBRT)组127例、全脑放疗+局部补量(WBRT+Boost)组177例。Kaplan-Meier法计算iPFS、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位iPFS期为6.9个月,中位OS期为9.0个月。无放疗、WBRT、WBRT+Boost组1年iPFS率分别为15.1%、16.3%、40.2%(P=0.002),1年OS分别为33.7%、38.2%、48.1%(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放疗模式是影响iPFS和OS的独立因素。脑转移数目1~3个患者GPA评分2.5~4.0分时WBRT+Boost组1年OS、iPFS均优于WBRT组(P=0.026、0.044),无靶向治疗时WBRT+Boost组1年OS、iPFS均优于WBRT组(P=0.036、0.049);脑转移数目≥4个患者GPA评分2.5~4.0分、无靶向治疗时WBRT+Boost组1年iPFS优于WBRT组(P=0.019、0.012),GPA评分0~2分、有靶向治疗时WBRT+Boost组1年OS、iPFS似乎优于WBRT组(均P>0.05)。结论放疗能显著改善NSCLC脑转移患者的iPFS和OS,Boost可能进一步改善其预后。脑转移数目1~3个患者GPA评分2.5~4.0分、无靶向治疗时Boost可能提高iPFS和OS;脑转移数目≥4个患者GPA评分2.5~4.0分、无靶向治疗时Boost可能仅带来iPFS获益;GPA评分0~2分、有靶向治疗时Boost可能获益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28 d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观察7 d,将发生脓毒症相关性AKI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有无休克、受累器官数、住院时间、ALB、机械通气(MV)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计算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MI、ALB、NRS 2002评分以及NUTRIC评分预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价值;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RS 2002评分分层以及NUTRIC评分分层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40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内存活73例,死亡67例,28 d病死率为47.9%(67/140)。存活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死亡组〔kg/m2:22.0(19.5,25.6)比20.7(17.3,23.9),P<0.05〕,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NRS 2002评分(分):5(4,6)比7(6,7),NUTRIC评分(分):6(5,7)比7(6,9),均P<0.05〕;存活组ALB略高于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NRS 2002评分以及NUTRIC评分是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最强〔AUC为0.785,95%可信区间(95%CI)为0.708~0.850〕,其次为NRS 2002评分(AUC为0.728,95%CI为0.647~0.800),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和ALB的预测能力差。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RS 2002评分≥5分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NRS 2002评分<5分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42.1%比75.6%,Log-Rank检验:2=11.884,P=0.001),NUTRIC评分≥6分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NUTRIC评分<6分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40.4%比86.1%,Log-Rank检验:2=19.026,P=0.000)。结论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营养风险高,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均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BMI和ALB预测价值较低。因NUTRIC评分计算复杂,可能NRS 2002评分更适合急诊科。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胰腺炎活动评分系统(pancreatitis activity scoring system, PASS)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活动性的价值,以期降低AP患者的死亡风险、改善预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2012年Atlanta标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S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基本信息、Ranson评分、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评分和PASS之间的差异。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得出PASS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301例AP患者,其中MAP组157例,MSAP、SAP组144例。其中AP的病因主要为胆道疾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MAP组与MSAP、SAP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因、既往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与MAP组比较,MSAP和SAP组Ranson评分、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入院时PASS评分、入院12 h PASS评分、入院24 h PASS评分、入院36 h PASS评分、入院48 h PA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评价指标的比较中,入院时的PASS评分的预测效果最佳,ROC曲线下面积0.851,在140处取得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67.4%,特异度为87.3%。结论PASS对于预测病程中不同时间点疾病的严重程度性能较好,并且将140作为其判断MAP组和MSAP、SAP组的最佳截断值,它是AP患者活动性的有效衡量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以体重作为营养风险筛查的参考指标,对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住院患儿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为其临床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的472例HSCR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86例,女86例,中位年龄为10个月,年龄范围为0~120个月。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6版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为参考计算年龄别体重Z值(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WAZ<-2定义为中重度营养不良。评估HSCR患儿的整体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发病年龄、不同HSCR临床分型及是否接受保守治疗患儿的营养风险差异。结果HSCR患儿总体WAZ为(-0.81±1.56),中重度营养不良占18.2%(86/472)。按照诊断时的年龄分组,将患儿分为≤6个月、6个月<年龄≤12个月、12个月<年龄≤24个月、24个月<年龄≤60个月、>60个月这5组,每组患儿体重中位数分别为6.0 kg、8.0 kg、10.0 kg、13.7 kg和21.7 kg;WAZ分别为(-0.68±1.47)、(-0.70±1.45)、(-0.92±1.67)、(-1.15±1.79)及(-1.29±1.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不同临床分型即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和全结肠型患儿的WAZ分别为(-0.62±1.53)、(-0.81±1.47)、(-1.06±1.75)及(-2.20±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受和未接受保守治疗的患儿,WAZ、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AZ与术后肠炎是否发生呈显著性弱相关性(r=0.21,P=0.001)。结论HSCR患儿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风险,HSCR临床分型是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中重度营养不良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显著因素,年龄别体重Z评分可以作为简便易行的筛查工具,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应进行营养评估并给予适当和及时的营养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留置双J管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输尿管支架症状评分表(USSQ)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输尿管结石手术并留置双J管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双J管组),输尿管留置双J管4周,于拔管前填写USSQ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排尿症状、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工作状况、性功能和附加问题。同时随机选取50例门诊健康体检人群填写调查问卷作为对照组。结果双J管组的排尿症状[(27.48±5.74)分vs. (14.02±1.12)分]、躯体疼痛[(18.94±4.21)分vs. 0分]、一般健康状况[(14.27±3.43)分vs.(7.78±0.84)分]、工作状况[(11.09±2.49)分vs.(5.06±0.37)分]、性功能[(5.54±4.02)分vs.(3.88±0.92)分]和附加问题[(15.12±3.09)分vs.(5.08±0.27)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J管引起的相关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USSQ可以评价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制格拉斯哥年龄血压评分(MGAPS)、修正创伤评分(RTS)和改良快速急诊医学评分(mREMS)三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24 h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 156例急性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5例,女411例;年龄18~100岁[(59.9±15.1)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5分[15 (9,15)分]。以24 h内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分为死亡组(87例)和生存组(1 069例)。所有患者在入急诊室时记录生命体征及一般资料并计算MGAPS、RTS和mREMS评分。比较两组MGAPS、RTS和mREMS具体分值及各自伤情严重程度等级的差异。分别以MGAPS、RTS和mREMS具体分值的连续变量和伤情严重程度等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三种评分对急性TBI患者24 h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最佳阈值及约登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MGAPS分值[17(12,19)分]和RTS分值[5.0(4.1,6.0)分]显著降低,而mREMS分值[9(7,12)分]显著升高(P均<0.01);死亡组MGAPS的中危和高危患者比例及RTS和mREMS高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均<0.01)。三种评分各自具体分值的ROC曲线结果显示,mREMS的AUC最高(0.88),高于MGAPS(0.86)和RTS(0.86);三者的敏感度类似,分别为80.5%、86.2%和82.8%;mREMS的特异度最高(83.4%),高于MGAPS(82.3%)和RTS(78.0%);对应的最佳阈值分别为6分、20分和6.08分;约登指数分别为0.64、0.64和0.65。三种评分各自伤情严重程度等级的ROC曲线结果显示,MGAPS的AUC最高(0.84),RTS次之(0.70),mREMS最低(0.59);MGAPS的敏感度最高(92.0%),高于RTS(47.1%)和mREMS(18.4%);mREMS的特异度最高(98.8%),RTS次之(93.7%),MGAPS最低(68.8%);对应的最佳阈值分别为22分、4分和13分;约登指数分别为0.61、0.41和0.17。结论MGAPS、RTS和mREMS对急性TBI患者24 h内死亡风险均有预测价值,当以各自具体分值评估时mREMS的预测价值最高,最佳阈值为6分;当以伤情严重程度等级评估时,MGAPS的预测价值最高,最佳阈值为22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8年1~6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4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模式;选取该院2019年1~6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460例为观察组,采用基于MEWS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前救治时间、现场至医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WS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高。结论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MEWS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提高对疾病的预测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应用于儿科急诊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科急诊就诊患儿1 01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症状进行评价,针对不同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MPEWS)对患儿的去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MPEWS评分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1 019例患儿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全部患儿的57.21%,且患儿临床症状以呼吸急促/哮喘及高热为主,分别占全部患儿的57.41%及52.89%,同时,有9例患儿病情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MPEWS评分为19(18,20),且不同分流去向的患者,MP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情分级所对应的评分均为非正态分布,H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病情分级的MP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分级越低,评分越高。另外,针对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以MPEWS评分≥15为临界值,对诊断可能发生死亡的不良预后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13%及41.73%。结论通过MPEWS评分系统对儿科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能够快速识别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而有效对其进行分流处理,该评分系统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创伤患者应用CRAMS评分联合标准化分级转运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1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和研究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CRAMS评分联合标准化分级转运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转运效果、急救时效及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转运有效率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意外拔管、输液不畅、血压下降、药物数量不足等总发生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就诊时间有所降低,而就诊成功率有所提升,且降低和提升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创伤患者中应用CRAMS评分联合标准化分级转运护理,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就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提高了对患者的急救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儿3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就诊方式分为危重组(43例)及普通组(348例)。患儿入院后即通过PEWS系统评定患儿PEWS分值,确定两组患儿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值组(PEWS≥3.5分)及低值组(PEWS<3.5分),比较两组患儿死亡发生率;根据患儿疾病类型分为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疾病亚组及血液、消化、中毒疾病亚组,比较两亚组患儿区别危重患儿及普通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危重组患儿的PEWS平均得分为(5.98±2.27)分;普通组患儿的PEWS平均得分为(2.11±1.97)分;两组患儿PEWS评分比较(P<0.05)。AUC为0.884(95%CI:0.788~0.979,P<0.05);区别两组患儿的最佳截断值为3.5分,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3.9%,Youden指数=0.756。ROC曲线图结果显示,高值组患儿为68例,低值组患儿为323例。其中,高值组中入住PICU的患儿为62例,占91.18%;普通组中入住PICU的患儿为19例,占5.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情况结果显示,高值组中死亡患儿为10例,占14.71%;低值组中死亡患儿为13例,占4.02%。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患儿的预检分诊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且对急诊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尤其在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评估中更加及时、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患者术后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