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肿瘤护理人员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近一年时间内任职的肿瘤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于研究对象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职称、工龄以及学历等相关内容。结论:在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履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对于营养知识并没有充分掌握,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着重针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实践过程中对其做好培训和考核,以此才能确保相关护理人员具备更加良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并且在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此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营养支持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行为干预结合护患沟通技巧对儿科门急诊静脉输液质量及家属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儿科门诊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结合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儿的哭闹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哭闹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属的满意率(89.36%)高于对照组(6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结合护患沟通技巧能明显降低儿科门急诊静脉输液患儿的哭闹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施行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搜集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进行,为入住我院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将60例患者使用1--60数字进行随机编号,奇偶数分别为(1组)和(2组),每组人数各30例,对比护理后数据结局。结果:分别接受两组实验的患者最后所呈现的护理效果却截然不同,(2组)患者在(FPG)(TG)(TC)各种身体指标方面均优于(1组),在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1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其身体各项指标,以及行为能力的管理,效果斐然,运用价值突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效果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入选时间:2019.07--2020.10期间,研究对象:我院治疗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住院的时间分为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行为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评分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较对照组90.74%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行为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加快了康复的速度,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护理中对提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给予观察组行为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后显示,观察组患者日常遵医行为以及自护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及时开展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日常遵医行为和自护能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损伤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在预测抑郁症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的效果,并与传统临床观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自不同三家医院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2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观察组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进行日常护理观察与风险评估,而对照组仅采用传统临床观察。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观察,记录患者的自杀自伤行为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自杀自伤行为预测准确率为86%,而对照组为67%。观察组在预测重度自杀自伤行为上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患者的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结论:精神护理观察量表相比传统临床观察方法,在预测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自伤行为方面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敏感度,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预测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以支气管肺炎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童趣化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护理模式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患者护理环节的应用对患者行为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11月-2023年9月之间接受的72名支气管肺炎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家长的意愿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为基础组,应用童趣化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护理模式的为趣味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支气管肺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趣味组儿童患者对支气管肺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更深,且趣味组儿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更高,两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童趣化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护理模式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患者护理环节的应用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护理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认知行为护理的观察组(35例),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认知程度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认知程度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认知行为护理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自护能力,利于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