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科9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支持新生患儿,对比撤机成功与失败的两组新生患儿的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撤机时体重、Apgar评分、合并症如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时间,并进行Logistics分析以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94例新生儿新生患儿中,36例撤机失败,58例撤机成功,其中Apgar评分1分钟≤6分、MODS、VAP及出生胎龄≤37w为导致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危险相关因素。结论造成新生儿撤机失败的因素复杂,撤机不当常造成病情反复。撤机过程中做好相关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撤机失败率,减少新生儿机体损伤,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上半年内在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40例患者,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n=70)与参照组(n=70),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循证护理,对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1.43%;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心血管内科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较比常规护理方案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查看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调查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观测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式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对比。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预见组,常规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案患者,预见组患者为预见性护理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干预后预见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其中预见组较为优异(P<0.05);②治疗后预见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其中预见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三横突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三横突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三横突综合征腰部热图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图,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3月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其中的55例设为参照组,余下55例设为干预组,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则实施细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4%,参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3%,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1.8±6.22)分,参照组为(87.3±7.92)分,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相比常规护理,实施细节护理,效果更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心脏支架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探究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好,通过护理干预可以让大部分患者恢复健康,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结论通过数据对比可看出护理干预比实施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方法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生的130例新生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新生儿护理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管理。对两组新生儿疾病发病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病发病率为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可减少新生儿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连续组和常规组,各42例。连续组行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快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3.42±10.53)分显著高于常规组(75.84±11.85)分,快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连续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头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头位难产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和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阴道助产分娩率37.50%/35.00%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3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剖宫产率3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结论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并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