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联合免疫标记P504S与P63及PSA在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甄选前列腺疾病标本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HSD)复苏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静脉血清S100蛋白浓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作心脏骤停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4℃生理盐水复苏组(4℃NS组)、、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溶液复苏组(HSD组)、4℃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复苏组(4℃HSD组),每组6只,进行心肺复苏(CPR)即刻分别给予不同复苏液体,复苏成功后并以ELISA法测定各组ROSC后24h静脉血清S100蛋白水平及3h、12h、24hNDS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4℃HSD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4℃HSD组较NS组、4℃NS组、HSD组各时间点NDS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动物模型中,与NS复苏相比,复苏即刻给予4℃HSD可以明显降低血清S100浓度,并显著提高复苏后大鼠的NDS评分。从而提示复苏即刻给予4℃HSD对复苏后大鼠有脑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6s管理理论的支持下,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呼吸循环衰竭(RCF)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作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之间接收的80例行ECMO治疗的R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普通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普通组基础上实施基于6s管理理论下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PaO2指标水平高于普通组,PaCO2指标水平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在为RCF患者进行ECMO治疗的过程中,在6s管理理论的支持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数量的高低来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否会进展为急性脑梗死。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2月1日—2021年11月30日住院初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0例。对这些患者入院后行ABCD2评分,通过评分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3组各30名,检测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作后24-72小时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的数量,并记录,随访6个月后将低、中、高危组中的患者根据病情转归分为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个亚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低、中、高危中6个亚组患者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低、中、高危3组患者组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数量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数量的检测结果对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急性脑梗死具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S精益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及医护合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6月到2023年12月本院手术室行常规护理管理时接收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24年1月到2024年6月本院手术室应用6S精益化护理管理模式时接收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服务质量以及医护合作满意度。结果:护理服务质量相比,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医护合作满意度相比,观察组100.00%比对照组73.33%更高(P<0.05)。结论:6S精益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医护合作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的表达,探讨其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某医院经DSA诊断证实的4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脑脊液,正常者脑脊液23例为对照组。结果1.通过对aSAH和对照组脑脊液中脑损伤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确定S100B、NSE及MBP在两组间存在显著相关。2.aSAH组与对照组的S100B蛋白、NSE、MBP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脑脊液S100B蛋白、NSE、MBP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提示这三种蛋白可能作为aSAH术后的辅助实验室检查指标。2.脑脊液S100B蛋白、NSE含量可能反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损伤程度。3.脑脊液中S100蛋白和NSE可能作为观察病情的指标,早期联合检测脑脊液中S100蛋白、NSE能提高aSAH术后病情监测能力,可能为病情进展提供实验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对症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抑郁表现评分、血清S100β及NSE水平更优(P
简介:目的对脑脊液中S100-β及JNK通路蛋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研究,以同期非迟发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00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对象脑脊液中S100-β及JNK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组患者相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组患者脑脊液中S100β、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JNK通路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淀粉样蛋白(Aβ)、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环氧酶2(COX2)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神经营养因子3(NT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S100β及JNK通路蛋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后外侧入路完成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的髓核摘除术操作技巧。方法2014年1月~2016年4月,对148例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实施经后外侧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导杆再置和偏心环锯等改良方法。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由术前(7.27±0.73)分降为(1.88±0.28)分,无感染、硬脊膜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6个月,平均16.2月。椎间盘突出复发或下肢疼痛加重9例。术后3个月[(1.82±0.32)分]、末次随访[(1.80±0.32)分]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00),术后各时点腿痛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28±1.62)分]、末次随访[(11.88±1.5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较术前[(31.13±2.45)分]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可、差分别为118、16、5、9例,优良率90.5%(134/148)。结论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患者通过后外侧椎间孔入路行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在导杆再置和偏心环锯等改良方法的基础上是可行和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2年2月-2023年8月实行,在骨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治疗措施分为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传统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项目以腰椎功能、疼痛情况为主。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主观症状、运动障碍等的减轻程度及患者体征状态的总体恢复速度,均高于治疗前,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对脊柱疼痛等方面的科学控制作用及患者各阶段的体位舒适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有效减轻了病症疼痛,并促进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生存能力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检测丙肝抗体筛查实验信号 /临界值( S/CO)比值与确证实验阳性的相关性。方法:经 Abbott I2000 CLIA系统(简称 Abbott I2000)检测 HCV抗体S/CO比值≥1 .0的血清样本 93份。用重组免疫印迹法(WB)对抗TP抗体筛查试验结果进行确认评价。采用SPSS19.0软件绘制抗TP抗体S/CO比值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到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时的S/CO比值;计算各个S/CO比值区间的阳性预测值,得到阳性预测值≥95%的S/CO比值。结果 Abboti2000或Chemclin600检测抗TP抗体S/CO比值≥1.0的血清样本208份,WB检测阳性128份,阴性35份,不确定45份,2个CLIA系统与WB的符合率分别为82.2%和82.8%。当Abboti2000和Chemclin600抗TP抗体筛查的S/CO比值分别为≥3.0和≥4.0时,阳性预测值≥95%。结论 Abboti2000和Chemclin600检测抗TP抗体的S/CO比值分别为1.0~3.0和1.0~4.0的样本应进行WB确证试验,S/CO比值大于上述上限的样本可直接报告抗TP抗体阳性,这样既能减少确证试验的样本数,又可提高检测报告的可靠性。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P1)Ile105Val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GSTP1Ile105Val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16年6月3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病例-对照研究,共981例病例和796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显性模型(GG+GAvs.AA)下,GSTP1Ile105Val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2,95%CI(1.01,1.48),P=0.04],但在隐性、杂合子、纯合子模型下,GSTP1基因Ile105Val(A/G)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发病风险无相关性[GGvs.CA+AA:OR=1.18,95%CI(0.86,1.60),P=0.30;GAvs.AA:OR=1.28,95%CI(0.92,1.77),P=0.14;GGvs.AA:OR=1.20,95%CI(0.98,1.47),P=0.08]。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在显性模型下,GSTP1Ile105Val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存在相关性,可能增加皮肤黑色素瘤的发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针对护士主导的呼吸康复团队序贯4S康复训练对其有创通气呼吸功能以及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始终以患者自愿参与作为前提,共选择80位患者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研究人员选择以护理康复治疗方面的差异将其均分为普通组、对比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护士主导呼吸康复团队序贯4S康复训练方法。研究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呼吸功能、疲劳指数、睡眠障碍等指标进行研究以及分析。结果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护士主导呼吸康复团队序贯4S康复训练之后,自身呼吸功能指标、疲劳指数以及睡眠障碍等数据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而言,护士主导呼吸康复团队序贯4S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逐渐改善呼吸功能,患者睡眠障碍逐渐好转,可以在后续临床护理工作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