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衰退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型的心理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治疗后,所有患者躯干的并发症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精神衰退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结论对于住院期较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精心的、全面型的心理治疗,疗效较为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住院 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保住院免费政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组群调查,比较本院重症精神科男女病区享受桐乡市低保住院免费政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为同期桐乡市户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分析两者在院前症状明显持续的时间、住院床日方面、人均日费用、人均住院次数、症状缓解程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前症状明显持续的时间、住院床日方面差异有显著性,人均日费用、人均住院次数无差异,症状缓解程度(PAN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保住院免费政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政府应该扩大覆盖面,使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低保免费政策 精神分裂症 住院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2010年283例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利用动态客观指标,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分析判别指标,对某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283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使用过的所有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10年DDDs与用药例次排序前3名均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结论某院抗高血压药物中,DUI值≤1的药物超过89%,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盆腔炎住院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分别为96.00%(48/50)、76.00%(38/5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1个月后随访,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炎住院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于有关盆腔炎的健康知晓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盆腔炎住院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64例,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无陪衬护理,对比护理前与护理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全部研究样本在接受护理前,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6.6%,经过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无陪衬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无陪护护理 长期住院患者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首次住院的糖尿病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两组进行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教育前后问卷得分、出院时血糖控制理想率的比较。结果实行糖尿病教育路径后平均住院天数下降7天,平均住院费用下降1390元,患者满意度提高23.3%,教育后问卷得分平均提高25分,出院时血糖控制理想率提高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首次住院的糖尿病病人中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医疗费用,提高了血糖控制理想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生活生命质量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在哮喘住院患者中应用睡眠综合护理干预,探究分析对患者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200例哮喘住院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到对照组中,将睡眠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觉醒次数以及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相较于对照组,睡眠时间观察组明显较长,觉醒次数观察组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指数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哮喘住院患者中应用睡眠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睡眠时间的同时减少降低了患者的觉醒次数和睡眠质量指数。

  • 标签: 睡眠综合护理干预 哮喘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病人跌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62~78岁,平均年龄65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人给予老年科常规护理;观察组16人给予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风险的有效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率18.7%,观察组跌倒发生率6.3%,结果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跌倒的风险,有利于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精神障碍 老年患者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FS在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2例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使用MFS进行入院评估,并根据结果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调查护理人员对量表应用感受。结果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并且住院期间未发生一例跌倒意外事件,护理人员对量表使用满意。结论MFS经内科住院病人预防跌倒科学方便实用。

  • 标签: MFS 病人 跌倒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稳定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状况以及焦虑评分差异性。结果血压控制方面,住院一个月后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下滑至(81.36±5.89)mmHg与(129.74±6.22)mmHg,对照组则分别为(94.85±7.23)mmHg与(145.86±8.34)mmHg。焦虑评分方面,入院时两组分数均在54分左右,住院与一个月后对照组下滑至(50.73±3.12)分,观察组下滑至(43.08±3.17)分。护理后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稳定患者血压状态,减轻焦虑程度。

  • 标签: 高血压 心理护理 S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在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之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后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4周、6周、8周、10周以及12周时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降低病人住院期间便秘的发生率,对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女患者一年内复发住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好转后又在一年内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4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不及时就医复发率占88.64%,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占79.55%,未婚、未育复发率占75%。结论发病及时就医,坚持长期维持治疗,大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定期复诊与医生联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减少复发。

  • 标签: 精神病 女患者 复发住院 维持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以临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辅助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综合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情差异。结果相较于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AS与SDS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表现出较大的依从性,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常规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日点评分析法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点评分析法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探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均为该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人分别展开对比。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护理模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和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程度来评估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ADL评分为24.09±1.01,明显优于对照组(34.36±2.68),且住院时间(49.34±1.23)短于对照组(58.14±1.33)(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而对照组满意度为88.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模式 血管性痴呆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针疗法对卒中偏瘫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以威海某医院神经内科新收入院的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随机等分各60例。入院病人均按照卒中单元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康训练和电针治疗。4周后,两组进行Fugl-Meyer评分、ADL及平均住院日的比较。结果治疗组Fugl-Meyer、ADL评分优于对照组、效果更加、平均住院日明显缩减。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取得临床效果显著,决定后期的康复效果,缩减平均住院日,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电针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2例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盆腔炎住院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盆腔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共选取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为纯Ⅱ型糖尿病患者。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情况实施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程、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单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即为以上五个因素。结论病程、高血脂和肥胖均是Ⅱ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应针对此类危险因素实施积极干预,早期防治。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在高龄住院患者口服用药执行中的应用。方法在对近两年来入院就诊的80例高龄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给予实施强化护理管理,并对本组高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6个月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同时统计入院1个月以及入院6个月时的给药差错发生情况。结果经强化护理管理干预后,本组高龄患者的药物知识掌握度、正确的用药行为、服药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护士给药差错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提升高龄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性的关键。

  • 标签: 加强护理管理 高龄患者 口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