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9月之前门诊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将2012年9月之后门诊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针灸,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致便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周排便次数、排便时间、困难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及排便情况,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高位肛瘘临床术后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切开挂线术联合中药坐浴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联合传统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1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与72.0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肛瘘患者切开挂线术后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能促进患者伤口的消肿,且具有止痛止痒的效果,疗效满意,对于促进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十分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肾合剂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102例,对患者使用益肾合剂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治疗之前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二十四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血压水平等水平。在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同时观察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之后的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治疗之前,治疗之后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相比治疗之前有了明显的降低,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合剂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药短程疗法对湿热质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弱精子症患者148例,随机分成两个组,治疗组采用清热利湿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五子衍宗丸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每组治疗前后精子浓度、a级精子百分率、a+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等精液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精子浓度、a级精子百分率、a+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短程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湿热质弱精子症患者近期精液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活血止痛汤及中药熏洗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结果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95.14±20.64),完全负重时间为(102.62±19.11);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03.85±3.64),完全负重时间为(109.63±19.22),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比对照组的短。但是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优良率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两组并发症情况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固定失效以及皮肤坏死等情况,治疗组出现1例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出现1例关节炎,1例螺钉松动,但未断裂,1例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具有明显差异。讨论活血止痛汤及中药熏洗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此种治疗方法有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创伤小、术后相关并发症减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灸法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40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院收治的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3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中风和其他基础疾病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口服中药汤剂缩泉丸加减,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予灸法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RUV)、膀胱最大容积(Vmax)、排尿障碍严重程度及排尿频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UV、排尿障碍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Vmax大于对照组(P<0.05),排尿频次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灸法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