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终末期心脏疾病。随着年龄增高及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等其他心脏疾病的成功救治,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据调查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心衰是心脏性猝死(SCD)的常见病因。SCD机制复杂,但大部分由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因此,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时终止室速或室颤是防治SCD发生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心力衰竭 防治 终末期心脏疾病 恶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先天性梅毒的防治。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患梅毒的孕妇均应接受青霉素治疗。

  • 标签: 先天性梅毒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唐显玖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米易6172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13-011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防治的概述1.1产后出血的预防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所引起,提前的预防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而言,应告知其尽早的终止妊娠活动,对其所患有的血液系统病症进行积极的治疗,防止出现各种妊娠合并症,羊水过多的患者还应该提前入院治疗。在第一产程中,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减少产程延长情况的出现;第二产程中帮助产妇运用争取的腹压,降低软产道损伤情况的出现;产后出血等病症主要发生在第三产程中,医护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密切观察,观察一段时间后,如果起未出现异常的症状,才能够转入到普通病房中。1.2分娩方式的选择剖宫产等会对产妇软道造成损伤,产后出血的概率明显增加,产程被延长,致使产妇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手术质量需要提高,当发现胎盘粘连的情况,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处理,减少出血过多情况的出现。1.3产后出血的处理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在严重的情况下,产妇将会面临死亡的威胁,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医护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每名产妇的身体状况,对其运用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确保其身心状况优良,尽快恢复到产前的状态中。现今随着既往剖宫产史及高龄产妇的增加,产科中的危急重症病例也在持续增长,给产期保健服务带来更大的压力,为了有效应对压力和挑战,加强产期保健的管理,促使产妇对生产知识具有基本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情与生产过程将会产生紧密的关联,产妇的心情应该较为舒畅,倘若生产时较为紧张,将会造成生产过程不顺利,生产中消耗过多的力气。2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防治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医院应进一步完善产妇健康服务机构和技术支持平台,每经过一段时期,促使产妇到医院中进行检查,知晓自身的身体状况,预防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生产过程较为顺利。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助产技术服务,降低剖宫产率,同时加强围产急救网络建设、落实围产急救中心职责,并广泛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产科的护理方案应具备系统性。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注重护理中的每一个细节,倘若产妇的分娩时间过长,需要对其开展腹部按摩,子宫将能够加速收缩,护理人员还应有预见性护理意识,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知晓自身的重要职责,促使护理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人不足、需要量增加或丢失过多造成体内储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1]。IDA是世界范围的营养性疾病,仅次于结核病,为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中国政府重点防治的儿童"四大疾病"之首[2]。贫血可使儿童食欲下降,生长发育迟缓,影响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

  • 标签: 儿童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铁缺乏 血红蛋白含量 卫生问题 患病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luGR)亦称胎盘功能不良综合征或胎儿营养不良综合征,常因营养不良、母亲患病毒或弓形虫感染、中毒、辐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病、肝病、双胎,以及先天性或染色体病变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可导致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以及胎儿出

  • 标签: 发育迟缓 宫内发育 胎儿宫内
  • 简介: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virus)引起的一种通常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的罕见的病毒性疾病.该病毒于1958年首先在哥本哈根的绿猴中发现,因此称之为猴痘病毒".猴痘主要在动物中流行,偶尔也可以感染人类,导致人与人之间传播.1970年首次报道人类感染猴痘,1996年首次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人猴痘.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为1%~10%.

  • 标签: 猴痘病毒 流行病学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