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一年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70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标准(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将患者分为“≥50%”和“<50%”两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抗精神药物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Logistic回归分析,抽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病程、民族、类型、首次发病nAchR(rs1355920)及DISCl(rs821597)是影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治疗后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CG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VAS两指标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除阳性症状和CGI‐S外(P<0.05),其余均为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同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的基线资料制定相应的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长期住院治疗的46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均有23例,参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的精神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波P<0.05,有意义。结论 在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给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予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于我院6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而给试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以实施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BPRS与SDSS均有显著的下降,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予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护理不仅提高了临床效果,还使患者及其家属均满意于该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应用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的6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患者按照数字表顺利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其中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与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上增用整体护理模式。护理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程度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6%、59.2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过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康复护理,这种护理模式治疗效果理想,而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更好的促进医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痴呆患者采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40例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各10例,对比组间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其他3组治疗8周、16周后的NPI总分均明显较低,且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NPI总分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NPI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三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更好地改善痴呆患者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用药较为安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进行人性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以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依据。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们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对比组,且人数相等各为53人。对比组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采取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康复期间采取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依从性以及简明精神病量表等指标。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康复效果以及依从性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舍曲林、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将纳入68例已经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参与实验,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不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或其他不可入组条件。同时为保障研究的顺利实施,对68例患者采取了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将在对照组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中则联合应用舍曲林治疗。结果:统计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4周的抑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抗精神病药物与舍曲林联合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中可以达到不错的疗效,且能够保障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本院确诊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偏多。社会功能受损显著,常常伴有躯体疾病,肝功能异常、性欲下降、急性胃炎、高血压、脉管炎、悲观厌世等。精神障碍主要为听幻觉、视幻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及行为紊乱。本组患者痊愈58例(61.05%),显效28例(29.47%),好转5例(5.26%),无效3例(3.16%),死亡1例(1.05%)。38例患者(40.00%)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再次入院2~4次。结论饮酒成瘾问题不仅是备受关注的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酒精可致精神障碍,也可致躯体受损,必须引起广大重视,提倡科学饮酒,多宣传饮酒的危害,尽早戒酒,并对社会干预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