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20世纪末的新兴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简介:摘要在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多媒体课件教学、运用恰当的比喻、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归纳总结、加强综合应用的训练,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镜检法、胺试法、凝聚法和培养法四种妇科炎症感染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在临床检验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 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镜检法、胺试法、凝聚法及培养法针对患者的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镜检法、凝聚法、胺试法、培养法检出率分别为 91.85%、 88.14%、 86.67%、 79.30%,, 4组数据结果相互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于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在临床进行微生物检测的过程中采用镜检法胺试法凝聚法培养法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由此来对实际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所医院于2018年5月到2020年6月所收治的众多患者作为整体,从中随机性的抽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选取的100名患者还要分为两组,分组依据是检验方法的不同,根据检验方法采用传统检验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0人。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疾病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由此来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两组实验人员通过不同的检验方法以及治疗之后,经过相同的时间后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感染率明显的优于一般患者组,同时两组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均在统计学差异中(P小于0.05)。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一般患者组的疾病感染率为百分之二十,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感染率为百分之八。结论:通过对于实验结果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之后,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检验方式,患者经临床微生物检验方式治疗之后的疾病感染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因而对于患者恢复有着较好的作用,其临床作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7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SCL-90自评量表、HAMA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自我评价,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综合护肝治疗,研究组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在对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可以明显改善肝衰竭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患者的凝血功能的改善有一定作用,可可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的含量,有效地促进了衰竭肝器官的恢复,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2名产妇,分为对照组(25名)和康复组(27名)。对照组行传统训练,康复组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康复组产妇临床康复率92.6%(25/27)显著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儿童腹泻中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操作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100例儿童腹泻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病原微生物检测、药敏试验方式对所有患儿进行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中100例腹泻患儿中病原微生物有84株,检测阳性率为84%,包括志贺菌51株(51%)、弧菌属18株(18%)、肠致病性大肠杆菌15株(15%),其中志贺菌阳性率最高。药敏试验结果中,不同病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哌酮以及头孢三嗪等药物均存在耐药性。结论:在儿童腹泻中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操作可帮助医务人员发现患儿病原微生物类型、机体耐药性,从而为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原性细菌微生物检验与常规检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2月24日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涂片、白细胞计数等常规检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病原性细菌微生物检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病原学诊断阳性率、检出病原菌种类、平均住院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原学诊断阳性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1);观察组检出病原菌种类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8.12±1.74)d,短于对照组的(10.58±2.25)d(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与常规检验相比,病原性细菌微生物检验可提高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检出率,更全面反映病原菌谱,为优化诊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