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湖北省图书馆举办讲座由来已久。从1953年讲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1000多场,听众累计达100余万人次。讲座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主要以讲时事、政治形势为主。党的“一大”代表、著名哲学家李达,时任省委书记、后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时任省委书记、后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任重,老省长张体学等均应邀作过时事报告;第二阶段从文革以后到80年代中期,主要以讲文学为主,徐迟、姚雪垠、碧野、骆文等大家曾来现场讲座;第三阶段从2002年开始,主要以知识百科系列讲座为主,方方、池莉、刘醒龙、沈虹光、桂希恩、朱世慧、温铁军、茅于轼、汪中求等各界知名人士前来座客。讲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远近闻名的湖北文化品牌,2006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第二届“湖北省宣传思想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
简介:[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既是法律要求、文化担当、自身职责所在,同时也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以金陵图书馆近几年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为例,同时结合其他图书馆的实践,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帮助公共图书馆在宣传、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方法/过程]介绍和分析金陵图书馆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的案例,包括建立非遗数据库,开办专题讲座,开设主题展览,举办演出,开设培训班,将非遗作品纳入文创经营范围,组织读者深入非遗创作第一线七个方面.[结果/结论]基于对这一案例的分析,针对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提出思考利用好网络直播平台,扩大非遗受众面;利用好名人效应,提高非遗关注度;利用好AR/VR技术,提高非遗吸引力.
简介:[目的/意义]探讨我国图书馆学本土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国外学者视角,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在我国当代图书馆学领域的接受情况,也从构建图书馆学本土化的角度为他们在我国当代图书馆学发展史地位做出分析.[方法/过程]以80年代以来,国内六部典范性图书馆学基础教科书中国外学者人物为考察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呈现国外学者接受样态.[结果/结论]统计显示美德两国频次最高;引用人数美国遥遥领先;美德两国学者合计占被引次数62.45%;学者被引取向表明早期依赖革命领袖人物言论为中心建构图书馆学基础教科书内容的现象正逐渐被弱化;同本教科书不同版本均体现与时俱进,引用次数差异性表明对国外学者思想或观点的认同度、接纳度、转化度存在分歧.国外学者对我国当代图书馆学本土化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仍需进一步审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