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中小学教师对欺负的界定及对三种欺负类型严重性认知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可欺负的伤害性及力量非均衡性特征,对未受激惹性特征存在争议,对部分欺负情境的重复性特征认同率较低。教师一致认为直接身体欺负最严重,直接言语欺负次之,间接欺负最不严重。某一行为情境是否被判定为欺负行为与教师们对该情境严重性的认知有显著相关。

  • 标签: 中小学教师 欺负界定 欺负类型
  • 简介:采用"人肉搜索结果期待问卷"对225位"人肉搜索"参与者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lehla&Adams构建的信号检测模式进行数据分析,以期探讨参与者的社会认知辨别力(SocialCognitiveDiscriminability,SCD)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参与者群体具有一定的SCD(d′=0.61±0.44),即对公权信息和私权信息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且反应偏向β适中(1.24±0.39);(2)性别、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和上网时长对SCD及各分测量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而不同居住地参与者的SCD差异边缘性显著,且在"自我体验"分测量指标上差异显著;(3)在"搜集信息"和"社会参与"上具有不同活动倾向的参与者,其SCD具有显著差异,且在"自我体验"和"同伴认同"分测量指标上也有显著差异。可见,SCD主要受参与者上网活动倾向的影响。

  • 标签: 人肉搜索 信号检测模式 SCD 上网活动倾向
  • 简介:研究采用ERP技术对59名儿童工作记忆水平与事件相关电位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工作记忆发展的神经电生理基础厦年龄特征。实验仪器为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COMPACTFOUR脑诱发电位仪。结果发现:(1)儿童工作记忆水平与P300各成分潜伏期呈负相关,与P300各成分的振幅呈正相关。(2)儿童P300的各潜伏期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振幅随年龄增长而增大。(3)不同性别儿童P300各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工作记忆 年龄特征
  • 简介:本研究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儿童行为问题核查表对汶川地震30个月后84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汶川地震后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积极认知与睡眠问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TSD对睡眠问题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积极认知对睡眠问题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发现,积极认知调节着PTSD及其回避性症状对睡眠问题的影响,具体表现为PTSD及其回避性症状对睡眠问题的预测作用随着积极认知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积极认知分别在PTSD的闯入性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与睡眠问题的关系之间不起调节作用。

  • 标签: 创伤暴露程度 PTSD 积极认知 睡眠问题
  • 简介:以33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被试,从社会比较的视角。探讨威胁情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比较策略与身份选择的关系。研究采用了虚拟创设威胁情境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测查了不同认同类型农民工比较策略使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威胁情境下,不同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在比较策略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市人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回避比较策略;农村人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选择新的比较维度策略;模糊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降低比较维度重要性策略。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比较策略 身份认同
  • 简介:本研究以Kohlberg的“朱迪两难”探查了7-15岁儿童认知和解决家庭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的道德推理发展。结果证实了研究假设,即儿童的有关发展不仅制约于有关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制约于分化和整合自己和别人观点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依照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儿童的有关发展可以划分出4种不同的水平。本研究还深入探查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以及影响差异的有关因素。

  • 标签: 7~15岁儿童 家庭人际关系冲突 道德推理
  • 简介:采用自编的计算机模拟发现学习任务,以49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在简单和复杂发现学习任务中,智力、元认知技能和学习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简单任务中,三者关系基本符合混合模型;进行过多的元认知活动,并不能提高学习效果。在复杂任务中,智力对学习成绩起主要预测作用。随着任务复杂性的增加,智力对学习的影响也随之变化,符合难度阈限理论的假设。任务复杂性不同时,智力、元认知技能和发现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难度阈限扩展理论。

  • 标签: 智力 元认知技能 发现学习 任务复杂性 计算机模拟.
  • 简介:求助者是一名服刑人员,在余刑8个月的时候,出现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无助感,与监区干警关系紧张,主动要求关押紧闭。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睡眠,人际关系紧张等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焦虑 严重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本文旨在研究政治效能感的内在机制及文化特异性,并探讨社会个体化在中西文化共生背景下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本文首先就'个体化倾向'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建构出以'政治认知'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并对中西文化下的'政治认知'及其与'政治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假设;最后对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N=10771)中的18~70岁的成年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个体化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效能感'特别是'内政治效能感'产生影响,两种政治认知——'情理型政治认知'与'法权型政治认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个体化进程中政治参与的复杂性。

  • 标签: 社会个体化 政治认知 政治效能感 群己关系 中西文化
  • 简介: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思维训练教程及元认知监控提问单对初二年级学生进行有关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及其元认知训练.结果表明:(1)不同层次学生(优、中、差生)的思维策略训练效果显著,中、差生的效果尤为显著.(2)在思维策略训练的基础上再加上元认知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的效果.

  • 标签: 中学生 数学应用题 元认知训练 思维策略训练
  • 简介:本研究首先对初二学生进行智力测查,然后随机抽取优、中、中下三种智力水平的学生各30名,组成三个智力等组。让这三组分别在喜悦、悲伤、中性三种情绪状态下进行感知、推理作业的认知操作。结果发现:三种智力水平组被试的认知操作成绩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不同的情绪状态不能影响这三个智力水平组成绩的等级排序;三种情绪状态组被试的认知操作成绩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感知、推理两类认知作业的成绩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智力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推理作业完成的影响大于对感知作业完成的影响。

  • 标签: 智力 情绪 初中学生 认知操作 测验
  • 简介: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IAT范式,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健全人对残疾人行为的内隐认知评价及其可塑性问题。其中,实验1基于对残疾人和健全人图片以及表征残疾人行为特质结构的分析及其标定词筛选,考察了对残疾人行为特征的内隐认知评价特性。实验2以镶嵌残疾人图片的正性行为描述性信息为文本阅读材料,采用概念启动范式,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行为的内隐认知评价特性的可塑性。结果发现:(1)被试对残疾人持显著的内隐负性认知评价(实验1);(2)阅读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材料可显著减弱该认知评价(实验2)。因此,创造条件鼓励残疾人尽力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引导和塑造其身残志不残的品质,有助于改善健全人对该类人群的内隐认知偏见。

  • 标签: 健全人 残疾人 内隐认知评价 IAT范式 间接接触
  • 简介:人际交往敏感是大学校园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本文通过对一名研究生人际交往敏感问题的心理分析和诊断,采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巧妙运用其崇拜目标调动其积极情绪及态度,进行个性重塑,解决了其人际问题,学习和生活也步入正轨。研究说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是干预人际敏感问题的可靠方法。

  • 标签: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人际敏感 条件性情绪反应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