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荀子·性恶》篇是苟学派作品,未必是荀子作。该篇提出“性恶”说,可是在政教问题论述中,却相信人易于教化,愿意向善,与儒家主流人性观致。“性恶”其实只是立说.并非思想。《性恶》篇来源,有墨家《尚同》篇到秦法家初始人性判断,儒家传统教化乐观主义,以及荀子性、为相分说和情欲界定人性说,在诸子人性思想脉络流变中,可看出“性恶”说特点。《性恶》篇是古代唯“性恶”论,却不是对人性恶真有认知学说。墨、法、道、儒诸家对人性之内在问题和危险各有洞见。

  • 标签: 性恶 荀子 墨子 法家 庄子 幽暗意识
  • 简介:中国孔子基金会"十三"学术规划暨《孔子研究》创刊30周年座谈会,于2016年4月28日在北京金台饭店隆重举行。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桂晓风,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贾志,副会长王志民、刘念远、张树骅、牟钟鉴、陈来、吴光、刘守安、李长明,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副理事长武卫华、牛廷涛、刘廷善,以及全国知名儒学专家、学术期刊和出版机构负责人、媒体代表等,共二百余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 标签: 孔子研究 学术期刊 基金会 座谈会 中国 创刊
  • 简介:学术界对管仲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对三苏研究更是全面精微,遗憾是几乎没有人研究管仲和三苏之间联系,事实上三苏对管仲都非常关注,甚至各自都有同题文章《管仲论》,本文正是拟从前人这些缺憾入手,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三苏对管仲评价与论述,从而深层次地分析管仲历史影响以及三苏对同历史人物相同与不同看法,更全面地了解三苏其人其事和管仲其人其书。

  • 标签: 管仲 三苏 异同 成因
  • 简介:<正>收到《管子学刊》1989年第4期,拜读了胡家聪同志《〈国蓄〉篇“平籴”思想发微——兼论〈国蓄〉作于田齐时代》,有些想法,即草成此文,以就正于胡家聪同志。胡家聪同志对《管子·轻重》著作年代素持战国说,有多篇论文发表。上文第继续就《国蓄》作于战国提出了六条“内证”。这六条是:(1)“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2)“王霸之君,去其所以强求,废其所虑而请”。(3)“是故乘之国有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4)“天子籍于币,诸侯籍于食。”(5)“前有乘之国而后

  • 标签: 著作年代 方法论问题 战国 西汉说 管子 内证
  • 简介:政策如何下乡有效运作,是乡村传播学乡村治理研究应该给予重点关注议题。本文通过江苏省J市10个乡镇实证调查,主要探讨了国家对农传播过程中信息沟通或实际运作背后,存在着由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所构成政策下乡传播系统,其中体制性渠道与非体制性渠道传播博弈,将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对农政策在乡村社会认知、理解与传播效果。

  • 标签: 政策下乡 乡村传播 传播路径
  • 简介:【导语】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中,“目的论”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它不仅关乎“存在”等形而上学问题,而且还与“实践”和“德性”等概念密切相关。然而,随着西方哲学在今日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目的论”问题再次引起了哲学家反思。些人认为西方传统哲学已经走到了尽头;另些人则指出,现代性危机恰恰是对传统哲学背叛产物。这些观点见仁见智,本身并无高低之分。而从思路上看,它们般有两个基本方向:是重读古希腊哲学家经典,重新阐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思想;而柏拉图带有浓厚隐喻色彩“目的论”与亚里士多德推理严谨“目的论”交相辉映,彰显出那个时代独有的思辨魅力。

  • 标签: “目的论”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推理 反思 目的性
  • 简介:论法制系统要素结构运行机制夏锦文,董长春从法律社会学和系统论角度来看,法制是“处于自身相互关系之中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中要素结合。”①因此,对法制研究,不应仅局限于静态而孤立研究,而应当将其视为个整体,考察其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相互联系...

  • 标签: 法制系统 社会主体 法律规范体系 法律秩序 要素结构 法制现代化
  • 简介:《论语》中“美”字义主要为外观形式之美,而孔子所认同美为形式之美与内容之善相互结合美。以实用观点来评价孔子美善合种理论误判,因为孔子美善合观是种内在价值结合,或者说是种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内在目的性结合。道德价值在艺术活动中引入无可非议,相反它能使艺术体验从情感形式快感提升到更为广阔、整全、有机生命境界。就孔子美学研究方法而言,确实不能仅仅抓住个“美”字,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美学研究是离不开“美”这个宇,可以从“美”这个范畴开始研究中国美学史。

  • 标签: 美善合一 审美价值 道德价值 内在价值
  • 简介:军事透明伴随着军事产生而产生。对军事透明问题考察,也必须从历史角度进行。在古代社会,国际社会发育尚不成熟,国家体系尚未形成,军事透明运用,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此时军事透明,主要出现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之中,尤其是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对外关系中。值得注意是,在古代军事交往中,关于军事透明专门记述不多,对其研究也只能主要采取定性,而非具体定量分析。

  • 标签: 中国军事透明 历史起源 发展
  • 简介:孔子“正名”思想,是其重视“言语”结果,这种结果又是其政治追求需要、当时社会政治生活政治交际活动需要。“正名”思想又以其“无所荀而已”言语谈说态度及其不同体现,表明孔子注意到了人际沟通中些重要语用原则。这些语用原则与西方逻辑语用原则既有同也有异,是时代产物,也具有了时代精神,并因此具有了“正名以正政”社会功用。这仍然是我们今天的人需要认真思考问题。

  • 标签: 正名 语用原则 社会功用
  • 简介:孔孟儒学,是中国族群优良文化传统,需要辨明道理,剔除糟粕,让孔孟儒学推崇爱民、养民、育民德政传统,广大于中国,构建安民和谐社会。玄学产生于君主无为,大臣(世袭职位门阀士族)专权。任继愈指出,“玄学”与“先秦两汉孔子大不相同”。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这是继承德政传统,不是独辟蹊径新说。宋代理学宣扬“天理”被确认为官学后,抑制人服从君主,因此不能把熏染着封建糟粕宋代理学,硬拉进孔孟儒学混谈。继承儒学传统,发展中国,是不能推辞责任。

  • 标签: 儒学 玄学 理学
  • 简介:<正>进入本世纪,西方科学越来越摆脱机械论泥淖,大步地向以往分析科学不能涉足临界行为、突变行为、远离平衡态系统行为以及从混沌到有序自组织行为等复杂领域迈进,相继产生了以突变论,耗散结构、协同学为代表旨在探索复杂组织系统新兴科学。随之而来是受到极大震动自然哲学界直觉地将关注重心轮回到与机械论对立古代中国有机论自然哲学。这种现实逼迫虽然无形中抬高了古代中国自然哲学价值,但却少有切中要害方法论省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要籍(譬如《周易》、《内经》、《淮南子》、《抱朴子》等)之间仍处于分立状态,并多少蒙着神秘面纱。

  • 标签: 自然哲学 营卫 协同学方法 原理 中医学 古代中国
  • 简介:《论语·学而》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传统意义上将"慎终追远"限定于对父母、族类、祖先祭拜之礼,将"民德归厚"诠释为种上行下效教化方式。本文通过多维考察,认为"慎终追远"不限于丧葬礼仪,"民德归厚"亦不仅仅是上行下效教化方式。"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分别与"孝"、"忠"有着紧密关涉,"慎终追远"(孝)是"民德归厚"(忠)基础,"民德归厚"是"慎终追远"要求和结果。

  • 标签: 《论语》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 简介:本研究以南京六城区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探讨了市民收视民生新闻行为与动机,发现社会地位较低受众较信任与依赖民生新闻,但其节目参与程度较小.研究认为这部分受众收视民生新闻原因:获取人际交流"亲切感"与社会"尊重感",获取参与公共事务与拥有心理依靠虚拟满足感,从而获得媒介抚慰以弥补社会心理层面上缺失.因此本研究认为民生新闻促使社会地位较低受众适应社会,具有促进社会阶层间心理平衡和维护社会稳定价值.

  • 标签: 民生新闻 收视行为 收视动机 媒介抚慰
  • 简介:孝道在儒家伦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如何解释儒家对"孝"这品质道德期许是厘清儒家伦理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孔子看来,只有出自道德情感和正确感受道德行为才是道德。安乐哲和罗思文先生采用儒家角色伦理诠释《论语》中"孝",将"孝"视为家族、社会角色,并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仅仅运用角色伦理说明儒家孝道,不仅会束缚人情感和道德能力,而且会面临绑架道德风险。从德性伦理学视阈阐述"孝"道德力和规范力,能更加准确诠释儒家孝道合理内核,显现儒家伦理思想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孔子 德性 道德情感 角色伦理
  • 简介:在有着深厚隐逸文化传统中国,把隐逸看作是种典型高尚行为似乎已经成为历来人们共识。然而,实际上中国并不存在能够成家之言隐逸思想,中国隐逸思想分为儒、道两派,而且它们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儒家隐逸以合乎道义为准则,道家隐逸则以追求适性为目的。在儒家隐逸思想中,“高尚”的确是隐逸行为个重要性质;不过与之迥异其趣是,高倡“道法自然”道家却并不认同“高尚”这个人为概念,并且认为恰恰是这个所谓“高尚”性质才导致了隐逸蜕化,使之沦为“禽贪者器”。可是非常遗憾是,从古至今的人们总喜欢不加区分且自以为是地把顶“高士”帽同样强行扣戴在道家隐士头上,由此便形成了中国隐逸思想认识上个重大误区。

  • 标签: 隐逸思想 儒家 道家 高尚
  • 简介:社会转型与法律地方保护主义生成——种法社会学探析夏锦文程德文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在经济领域内表现为以中央高度集权和行政干预为核心产品型计划经济体制向依靠价值规律作用由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市场经济体制类型转换;而从传统型...

  • 标签: 地方保护 社会转型 法社会学 法律体系 马克思 经济关系
  • 简介:从《左传》有关记载、《周易》有关传文和以往出土有关战国竹书综合考究,推断《周易》爻题形成是在公元前500年后孔子晚年或再稍晚时间;《周易》与其前筮书最大区别是有爻辞;爻题从无到有,是由开始多用或沿用其他种类筮书、筮占方法而走向独尊《周易》发展特点决定;爻题体现着蓍与爻、卦联系,表示爻时位与方位,提示如何积爻成卦,具有多种含义与作用。

  • 标签: 战国楚竹书 周易 爻题
  • 简介:我国环境危机正进步加剧,资源严重短缺,因此,必须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道路.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环境和资源问题,以及造成我国环境和资源恶化原因,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途径.

  • 标签: 环境 资源 可持续发展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