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安全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随着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安全管理问题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虽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解决了依法依规生产的问题,标准化建设规范了生产现场文明生产,但设备的缺陷和管理的疏漏,就必须要依靠建设安全文化来引领、完善和自我约束安全生产管理的各方面,全面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更要落实自身的责任心。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的对象包括三种,分别是决策层、管理层和基层员工。通过加强各层级人员的协调沟通,达成建设安全文化的一致目标,通过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意识,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强化宣传和教育,加大媒体活动传播,加强本质安全投入,才能最终形成全员管安全,人人离不开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
简介: 摘 要: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村现代化。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才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拟对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管理 经济管理 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机制,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主要以农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标志。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使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手段和推进我国农业战略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枢纽。特别是在我国各级政府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部门用于信息体系建设的总投资接近 10 亿元,各地的农业信息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局域网,设立了相应的农业信息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并配备了必要的上网设备,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市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农业网页和独立网站。在农业科技教育、农产品市场等领域已形成了初步的信息采集系统和相对规范的信息采集、报送制度。同时,我国数据库建设水平和数据库技术、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多媒体制作技术和声像媒体技术都得到了迅速提高,其中部分数据库的功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尽管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还很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農民信息意识淡薄,农业信息需求不足。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信息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和财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自觉性不高,导致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即使一部分农户看到了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巨大商机,但由于购置计算机成本较高,,造成农业信息需求不足。 2.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 网站布局不合理。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化发展很快,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必要引导,信息服务尚未完全形成。许多省份只建设了区级和部分地市的农业信息网站,还有部分地市、县区一级没有建立网站, 造成信息传输网络不够畅通,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由于许多县乡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绝大多数的乡镇、村庄、涉农中小企业还与互联网无缘,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形成了“肠梗阻”现象。目前,农业网站中,各级政府主办的网站占有很大比例,约为 80% 左右,但农业基层站点却数量不多,尤其是乡一级网站。 另一方面,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处于研究阶段,其所需配套条件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还难以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3.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目前,许多地方农业信息网站对农业信息的采集、传输、贮存、处理标准和网络系统标准等都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垄断信息和行政干预时有发生,缺乏统一规划,给数据共享、信息共享带来困难。同时,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主要宣传本地农业、为领导服务的信息较多,而真正指导农民生产、销售的农业的信息太少,信息资源难以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不能产生预期的效益,信息化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不到有效利用。 4. 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仅有的少数农业信息科技人才,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市、县级懂农业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较少,乡、村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大部分农业信息人员网络知识掌握得很少,信息反应灵敏程度低,发布的有效供求信息少,实效性差, 不能及时为农民生产和各级政府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准确、优质的服务。 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采用先进技术,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网络于一身的宽带高速、遍通全国的农业信息广域网络, 建立和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 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农广校、乡镇农业信息站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密切合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使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彻底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对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使农业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以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实用性,满足农业信息化的要求。 2. 强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建设起步阶段的主体是政府,只有政府才能担起提供公共通讯设施,建立农村信息体系,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信息意识,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扶持力度。积极建设农业信息网,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水平,减少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同时,政府在统一规划下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推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对农业信息产业进行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以促进农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要实现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关键, 因此,要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在大专院校可设立农业信息化专业,加强该类人才的教育,逐步培养造就一大批掌握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现有信息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支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业队伍,提高他们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能力和采编国际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把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成真正为农民、为农业服务的技术平台。 4.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应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的农民、商人和涉农企业,他们构成了农业信息的需求者。这部分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一般难以自行在因特网上直接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此,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对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政府管理部门、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各种专业大户甚至农民进行互联网知识培训和宣传,培育网络信息的中介机构和中间用户,通过这些机构和用户,将因特网上的信息传播到分散的农业生产者或经营者手中,以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5. 加大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在发达国家,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第一位,如:美国、英国、日本等。目前在美国农户能够随时进入各种农业网络,获取农业信息和技术。据我国农业部对 1000 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信息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较相对低。多数农民仍以电视、广播等传统方式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不但信息量小、传播速度慢,而且具有很大的时滞性。因此,我国要加大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的小康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贾萍 . 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 9 ) . [2] 周宏仁 . 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 [J]. 信息化建设, 2015.13.
简介:摘要世界日益的全球化,导致了诸多文化和地区的冲突加剧,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一个棘手的冲突产物。对于民航业来说,有了安全不一定就有了一切,但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了一切!安检信息系统,机场安检保障工作信息化的标志,对空防安全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做好机场安检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成为民航及安检行业一项本职重要任务。本文把本单位安检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制定了相关的制度管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保养及应急处理预案。
简介: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招投标过程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着招投标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可将招投标的流程自动记录下来,使信息失真、操作流程不够透明等问题得到解决,增强了招投标的公正、公平性。所以,针对招投标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可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工程建设效益的全面提升。
简介: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招投标过程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着招投标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可将招投标的流程自动记录下来,使信息失真、操作流程不够透明等问题得到解决,增强了招投标的公正、公平性。所以,针对招投标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可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工程建设效益的全面提升。
简介:摘要民航生产运行过程中,对于设备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对于民航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直接的影响,其中的重要性是民航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心的问题。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社会大环境不断发展的需要,民航事业也在飞速发展,民航设备更加系统化,复杂化以及多样化,并且朝着智能化,超小化等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民航设备管理过程中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民航设备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促进了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减少了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发生率,并且也提升了设备的检修速率,所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民航设备管理中的良好应用就需要促进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基于此本文针对民航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展开了相关的探究,首先就民航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然后具体分析了民航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改革,制造业亟待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构建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是新时期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化科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借助时代发展的技术成果,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得以实现,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产品质量的提升,这是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加快建设制造业的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对于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制造业建设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结合现阶段制装备制造业质量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构想,促进信息化管理建设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简介:摘要在对一个国家公路交通的现代化程度进行衡量时,高速公路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但是,早在10年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就已经跃居世界首位。随着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深化,不过相对于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跨越式进步而言,管理机制却明显落后于发展的需求,主要反映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尤其是在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方面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明显的差距。所以,如何根据当前的实际需求对高速公路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尽快构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体系就成为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