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注射后的临床效果,为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到我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且结果为正常的26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体检后,给予260例体检者注射乙肝疫苗,疫苗接种完毕后,对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验,观察乙肝疫苗注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260例体检者注射乙肝疫苗后的检测结果为236例为抗-HBs阳性,24为抗-HBs阴性,抗-HBs阳性率为90.8%。男性146例接种者中,有133例为抗-HBs阳性,抗-HBs阳性率为91.1%;女性114例接种者中,有103例为抗-HBs阳性,抗-HBs阳性率为90.4%,两组患者的抗-HBs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肝疫苗注射后,接种者的抗-HBs阳性率较高,对乙肝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中学生进行良好的公民道德教育,使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
简介:在许多史前遗址中,我们会将与文化遗存共存的大量其他遗物和遗迹看作是人类行为所致,比如将动物骨骼看作是人类狩猎或食用的庖厨垃圾。就像用静态方法分析器物工具一样,其实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考古遗址也一样,它们在发现时也早已处于被弃置状态,从被古人类栖居到被发掘出来的漫长岁月中,饱经地质、气候、生物和人类的种种动力作用,沧海桑田,早已是面目全非了。因此,单凭发掘过程中所获得的表面印象而做的结论,难免与遗址本来的面目有很大的出入。埋藏学和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就是要把影响遗址和文化遗存堆积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区分开来,从而能比较客观和全面地了解古人类的活动与行为方式。本文作者是最早提出遗址形成过程概念的美国考古学家,他认为一处考古遗址是由人类文化的和自然动力过程共同塑造的。自遗址形成阶段开始,文化动力和自然动力就无时不刻地对文化材料产生影响,它们决定了文化遗存保存下来的条件和机会,并直接影响到考古学家对它们的解读和古人行为复原。遗址形成过程,特别是遗址废弃后的扰动会导致考古记录呈现一种被扭曲的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图像,造成我们了解和重建过去的偏差。由于考古遗址的改造和扰动不存在有没有问题,而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以,绝大部分的考古记录向我们展示的并非是一种凝固的远古社会形态,而是受到破坏后的扰动状态。在本文中,作者对如何研究形成过程,分辨自然动力和文化动力提出了一些理论方法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在考古发掘中分辨遗址形成过程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美国考古学家伍德和约翰逊指出,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对文化遗存和遗迹的关系以及它们和遗址自然迹象关系的准确辨认和判别,是我们这门学科的基础。如果我们误读了这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