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价间断血液灌流对维持性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1例,将其分为低通量透析组和联合间断血液灌流透析组。患者在纳入研究后采用SF36量表进行基础评分,并随访12周,再次填写调查表进行评分.同时测定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改变。结果联合间断血液灌流组与低通量透析组比较,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多个生存质量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血红蛋白水平前者高于后者,血iPTH水平前者显著低于后者。结论低通量透析联合间断血液灌流能进一步改善贫血和钙磷代谢,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 60例尿毒症患者,均由我院 2017年 5月 ~2019年 1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3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 30例)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白蛋白( AP)及球蛋白( GP)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 BUN、 Cr 、 AP 、 GP水平相当, p> 0.05,治疗后各组患者 BUN、 Cr 、 AP 、 GP水平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效果佳,患者肾功能改善,并发症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为时间点,选择该阶段我院接收的 88 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治疗,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一般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P<0.05 );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素、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发现明显差异,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相比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更为突出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间收治的尿毒症患者 5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部分生化指标。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6.55%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5.86% ,观察组优势明显; 对两组患者的 β2 微球蛋白、甲状腺素、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进行对比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血液临床指标有所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在对尿毒症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值得在尿毒症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以2019.08~2020.08的8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尿毒症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15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素、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尿素、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尿素(13.4±1.5)mmol/L、血清白蛋白(25.1±1.9)g/L、并发症发生率(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8±2.1)mmol/L、(30.4±1.8)g/L、(19.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均能改善患者机体微炎症反应和控制其疾病进展,但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佳,且并发症更少。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改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在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前和更改后3个月,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量表)调查,并比较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前后外周血尿素氮、血红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结果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后,睡眠质量好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PSQI量表各部分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甲状旁腺素水平下降、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长期、规律的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治疗,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串联(HP+HD)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5人,随机分两组,HP+HD组25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2次;HD组20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β2-MG及iPTH、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及临床症状。结果HP+HD组和HD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睡眠、食欲、皮肤瘙痒、高血压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HP+HD组症状改善优于HD组;两组治疗后β2-MG和iPTH均有降低,HP+HD组降低程度大于HD组。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病人可弥补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状及清除中分子物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及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以来,我院应用CBP的不同类型疾病的31例可耐受CB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经过血液净化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血液净化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血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等)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连续稳定的调节内环境,促进机体恢复,在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为患者提供治疗时机和条件,并在提高患者治愈率及改善预后等方面起了作用,并被广泛于肾性疾病及非肾性危重患者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3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双盲法划入滤联组与对照组(n=16)。对照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一次,滤联组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一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滤联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β2-微球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尿毒症脑病症状缓解快。两组临床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联组患者脑病的缓解率是100%,对照组患者脑病的缓解率是93.75%,滤联组脑病缓解率相对较高,但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联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2.5%和18.75%,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较好,建议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血液检验分析前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和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时段到我院的700例进行血液检验分析出血液质量问题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血液检验分析流程进行操作,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分析总结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结果:影响血液标本的因素有采血时间过长、采血量不足、标本处理不规范、送检时间太长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出现的问题有血标本凝块、标本类型错误、标本量不足和标本信息错误等(P<0.05)。结论:制定严格血检管理制度,实施提高血液标本质量主要措施,可有效减少血液标本质量问题,提高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有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血站因血液凝块导致血液报废情况,并制定相应策略 方法 收集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血站2017年1月~2020年12月四年中血液报废情况的数据,了解因血液凝块导致血液报废的情况;结果 2017年-2020年期间因血液凝块导致的血液报废分别占全年总采集量的0.61‰、0.64‰、0.45‰ 0.31‰ 。2017年因物理因素导致的红细胞及全血类血制品中主要原因为血液不足量的共90袋占74 % ,血液凝块共11袋占9 %,2018年因物理因素导致的红细胞及全血类血制品中主要原因为血液不足量的共82袋占73 % ,血液凝块共12袋占10 %, 2019年因物理因素导致的红细胞及全血类血制品中主要原因为血液不足量共107袋,占78.10%,血液凝块共9袋,占6.5%, 2020年因物理因素导致的红细胞及全血类血制品中主要原因为血液不足量的共128袋占86 % ,血液凝块共6袋占4.0 %。结论 血液凝块是导致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之一,需通过相应对策减少血液凝块产生,进而减少血液浪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