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情的生成和传播格局,改变着高校的政治生态。网络舆论冲击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传统的组织动员教育方式效果减弱,整体显示度和整合能力受到挑战。为此,高校党建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时代需求,进行自我调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适应性;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提升高校党建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引导力;增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监管和引导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人文管理和民主协商机制,增进党建工作的互动型、协调性和群众基础,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简介: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因其私人化、自主化、平民化、普泛化等特点,广受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喜爱。但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网络舆论当中会掺杂过于主观而非理性的思维。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对学生舆论导向进行正确、有效引导,维护高校稳定发展。
简介:摘要:舆论是影响文化理念、思想情绪、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网络社会因为文化、医疗、政治、食品安全等社会矛盾,频繁开展大规模的网络事件讨论和热议,引发一部分非理性和片面化的舆论迅速发酵,导致对政府公信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产生较多负面影响。本文从以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网络舆论非理性势态发展的角度,分析网络舆论非理性化的成因及对策。
简介:我国对"网络暴力(cyberbullying)"的研究集中在"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游戏",而对其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传播形态、传播模式以及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理解与研究。本研究借鉴西方的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旨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暴力行为特征与社会成因的问卷,通过e-mail、论坛链接的方式随机发放并回收了有效问卷136份。研究发现83.8%(114人)的受访者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还有14.7%的人(20人)承认是施暴者;研究还显示性别、年龄与网络暴力的参与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男性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而在受害者中,高二和大学低年级是遭受网络暴力的高峰期,到了大学高年级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网络暴力对青少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伤害,甚至可致受害者逃学或者有轻生的念头。经过分析,我认为网络暴力在青少年群体中之所以普遍存在,首先与网络本身的匿名性有关,更与青少年个体所生活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简介:摘要:本文从智媒时代下的网络生态环境重塑与治理出发,了解社会舆论痛点问题,从多元主体的角度去分析网络舆论生态乱象的成因与影响,结合民众关于当前社会舆论状况的感受、看法及建议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其中涉及到政府公信力,网络舆情法律法规的完善,媒体责任意识及网民素质问题。
简介:网络时代已悄悄向我们走来,其重要特征就是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与普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21日发布的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的计算机数已达4560万台,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大关,达1.03亿人。今天,网络已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成为全球市场供应链中的一个有机节点,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空间,并孵化出一些新的经济组织,网络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财务会计突破了传统时空观的束缚,从而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